... 2024-12-21 03:20 .. 因其具有合适的带隙(即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所需的最小能量),能够充分地吸收可见光,是目前商业化太阳能电池中使用最多的半导体材料。
我们平时常见的“蓝色玻璃”大多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其主要原料是多晶硅。
多晶硅是单质硅的一种形态,由不同晶面取向的晶粒结晶而成。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一般为15%-18%,具有成本低的优势,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多。
如果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太阳能电池板还有深蓝色或黑色,其实这类太阳能电池板也是以硅为原料,但主要用的是单晶硅。
单晶硅由晶面取向相同的晶粒结晶而成,制备工艺更加复杂,成本也比多晶硅要高,但是转换效率可达20%,多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目前,虽然硅基太阳能电池在生活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单质硅的带隙固定,吸收太阳光的光谱范围有限,导致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较低。
然而,在硅之外,还有一种半导体材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这种半导 .. UfqiNews ↓
1
...N型电池是SNEC中最为常见的产品.
虽然N型电池尚未实现对主流技术PERC的替代,但在展会中几乎没有企业再拿出PERC的产品,反而TOPCon、HJT、HPBC、钙钛矿等新技术产品层出不穷.
5月24日上午,光伏一线梯队中的龙头企业——隆基绿能(601012.SH)率先向外界发布了第一个重磅电池转换效率创新成果.
经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FraunhoferISE)权威认证报告,隆基绿能在商业级绒面CZ硅片上实现了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31.8%的转换效率,这也是目前基于商业化CZ硅片上叠加钙钛矿所获得的最高国际认证转换效率.
图片来源:隆基绿能这意味着叠层电池研究向量产化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此前,隆基绿能团队研发的叠层电池国际权威认证效率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突破25.7%和29.55%,入选当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太阳电池中.. 06-04 20:30 ↓ 37
...这是南京大学谭海仁课题组研制的全钙钛矿光伏组件实物.
受访者供图据谭海仁介绍,钙钛矿是新型太阳能电池的重点研发方向之一.
和传统晶硅材料相比,钙钛矿光伏组件更轻、更薄,具有可弯曲、半透明等良好特性,应用场景更丰富.
近年来,谭海仁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研究钙钛矿,取得小面积电池光电转化效率28%、大面积叠层组件光电转化效率21.7%等成果.
“叠层组件由带隙不同的子电池堆叠而成,窄带隙子电池能够吸收宽带隙子电池吸收不了的光,理论上,叠层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应该更高,21.7%这个结果显然不能令人满意.”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南京大学2019级直博生高寒告诉记者,实验室制备的小面积电池只有1平方厘米左右,而真正具有商用价值的是组件,所以必须突破大面积叠层组件的效率关.
难点在于窄带隙钙钛矿薄膜的生产工艺.
“窄带隙钙钛矿薄膜的结晶过程太快,不好控制,大面积制备时,会出现薄膜不均匀的问.. 02-26 05:20 ↓ 18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