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19 19:00 .. 中轴线申遗,不能抛开遗产保护不顾。
有人可能会担心,申遗会不会影响老城?其实,在遗产保护实践中,《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中不仅明确了15个遗产点,还划分了遗产区、缓冲区。
总计51.3平方公里的遗产区、缓冲区,总面积超过了北京老城面积的60%,几乎覆盖了北京老城内所有文物古建和历史街巷。
2018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师孙书同第一次来到雍和宫大街北段考察时,发现这里风貌杂乱、出行困难,甚至是一条看不到文化的文化街。
一张1960年的历史照片,为找回大街原来的模样提供了线索。
仔细研究,我们发现崇雍大街的特色是多元并存、北古南新。
这些建筑依旧保持着过去的轮廓,只是被一些广告牌匾、外包构筑物给遮挡住了。
于是,雍和宫大街的整治从一场卸妆开始了,多处违建相继拆除,对开墙打洞予以封堵。
如今,全长1130米的雍和宫大街,呈现慢街素院、儒风禅韵、 .. UfqiNews ↓
1
...2018年11月25日,邺南城宫城区206号大殿出土莲花覆盆檐础.
(邺城考古队供图)考古学者们注意到,从长安到洛阳,中国都城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缺环:城市怎么从规律性不强变成有中轴线?怎么从一重或两重城圈变成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重城圈?什么时候开始按功能进行分区?棋盘格状的里坊结构是如何发展起来的?“邺城‘上承秦汉、下启隋唐’,邺城考古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把缺环弥补起来,建立和完善中国中古时期的都城发展序列.”
何利群道.
徐光冀则指出,从国际上来讲,日本学者也在研究其都城制度的起源,一种普遍观点是,日本都城中,藤原京、平城京(奈良)、平安京(京都)等都是模仿中国隋唐长安城建造.
但隋唐长安城与汉长安城相比有很多不同,因此也有日本学者认为,这种城市布局或许源自邺城也未可知.
这一切,都有待从邺城遗址找到答案.
“幸运”的邺城考古“考古是需要‘运气’的,但这种‘运气’是建.. 12-10 14:10 ↓ 16
...只会越开越大.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今日中国》法文版2024年特设“中法60年”专栏,首期刊发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撰写的《继往开来,推动中法关系创造下一个60年的辉煌》.
《今日中国》(阿文)2024年1期本期杂志特别策划《中阿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封面文章,约请中外专家学者撰文系统阐述在中阿双方的精心呵护和共同努力下,中阿合作论坛成为推动中阿关系发展的重要引擎,并经受住了中东大动乱大变革以及疫情全球肆虐的考验,在国际上树立了跨区域合作的成功典范.
《今日中国》(西文)2024年2期2023年12月22日,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将春节视为法定节假日,全球大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各种形式庆祝农历新年.
本期杂志刊发专题《甲辰龙年看龙文化》,从龙为何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到近期举办的2024.. 03-02 02:30 ↓ 9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