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16 18:30 .. 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研究雾霾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先系统采集了华北不同地质时代代表性煤矿的煤样品,然后在1000℃条件下对这些煤进行燃烧实验,进而收集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样品,最后对颗粒物样品中的硫酸盐组分进行高精度硫同位素测试。
结果显示,煤与其燃烧产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具有显著差异。
结合理论计算,研究人员发现煤燃烧产生了非质量硫同位素分馏。
前人的研究表明,非质量硫同位素分馏主要出现在22亿年前的岩石样品中,因此,煤的燃烧代表了一种新的非质量硫同位素分馏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进一步分析发现,煤燃烧产生的颗粒物与华北雾霾颗粒物中硫酸盐的同位素组成非常相似。
前人对华北雾霾硫酸盐的硫同位素异常组成存在不同认知,而煤燃烧实验结果证明,燃煤排放产生的颗粒 .. UfqiNews ↓
2
...碳-14等少部分同位素虽然实现了国产化,但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碳-14同位素具有极高的医用价值和科研价值,主要用于幽门螺杆菌检测、药代动力学研究、射线环境监测系统等.
秦山核电之所以能勇挑重担,核心优势来自两台商用重水堆.
目前在运核电站中,70%左右为压水堆、轻水堆.
与压水堆不同,重水堆堆芯的热中子通量更高、堆内辐照空间大,可长期保持高功率稳定运行,保证放射性核素的稳定供应和安全生产,不会影响机组发电能力和安全运行,生产成本也更低.
为实现批量生产碳-14同位素,秦山核电联合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攻关.
本次碳-14靶件完成出堆后,计划于2024年底开始向市场供货,将有力带动我国同位素应用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开展商用堆辐照生产同位素的研发体系,助推新型核药研发,牵引核医疗产业发展,为国内同位素应用产.. 04-22 22:20 ↓ 9
...有助于人们更准确地还原出生物大灭绝进程.
领导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沈树忠介绍,发生在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是地质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大型灭绝事件,超过八成的海洋物种和约九成的陆地物种因此消失.
此前科学界普遍认为,此次大灭绝发生在约2.52亿年前,但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系统的大灭绝进程,还缺乏更为细致的研究.
此次,研究团队通过十余年的野外采样和高精度同位素测年,首次精确测定了二叠纪末期低纬度地区陆地生物大灭绝发生的具体时间.
此外,研究人员还将不同纬度陆地灭绝和海洋灭绝的时间进行了比对,体现出不同生态系统在大灭绝期间的特点.
最新的采样测年显示,在二叠纪末期,赤道等低纬度地区的陆地生物大灭绝开始于2.5188亿年前.
低纬度地区的陆地生物大灭绝,至少比海洋生物大灭绝开始的时间晚约6万年,至少比高纬度地区的陆地生物大灭绝开始晚约43万.. 02-02 20:30 ↓ 6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