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15 02:40 .. 科技的发展一旦背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脱离了伦理、道德的约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科技伦理治理的根本价值追求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类福祉,就是让人民共享科技发展成果,共同引导技术治理赋能美好生活。
因此,科技活动应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最大限度避免对人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精神和心理健康造成伤害或带来潜在威胁。
科技工作者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主体,应当对生命和伦理抱有敬畏之心,所进行的科学研究与实践活动须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类社会和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方向,以提升人类福祉为最终目标。
社会各界应当共同营造稳步发展、科技向善、伦理为先的良好氛围,弘扬公平正义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理念。
以法为责,加快推进科技伦理治理法律制度建设。
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 .. UfqiNews ↓
1
...一些人关注人工智能的风险问题,对人工智能的推进有些焦虑.
如何看待这种警惕和焦虑?虞昊:人工智能的风险以及由此带来的焦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我们无法返回一个没有人工智能的世界,人工智能已然深度介入人类社会,试图遏制人工智能的推进只能是螳臂当车.
同时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不能放任不管,无视甚至于压制人工智能的推进只能是掩耳盗铃.
因此,我们应该正视这种焦虑,在发展人工智能的过程中探求解决方案,在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中寻求危中之机.
邓玉龙:我们应正确看待这种焦虑.
要看到,焦虑有其积极的意义,它体现人类的忧患意识,催生对人工智能风险的预见性思考,提醒我们注意焦虑背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正确对待焦虑有助于积极采取措施防范风险,辩证分析焦虑中先见性的思考,通过社会治理模式的升级化解风险问题.
同时,仅有焦虑和恐惧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积极解决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04-10 09:10 ↓ 40
...美国和欧盟的民间社会团体一直向立法者施压,要求约束OpenAI的研究.
OpenAI没有立即回应记者的置评请求.
公开信由未来生命研究所发出,而该研究所主要马斯克基金会资助.
批评人士指责研究所优先考虑想象中的世界末日场景,而忽略人工智能带来的更紧迫的担忧,比如编程到机器中的种族主义或性别歧视偏见.
信中引用的研究包括玛格丽特·米歇尔(MargaretMitchell)合著的著名论文《论随机鹦鹉的危险》.
她本人曾在谷歌负责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现在是人工智能公司HuggingFace的首席伦理科学家.
但米歇尔本人批评了这封信,并表示目前还不清楚什么东西“比GPT4更强大”.
“这封信将许多值得商榷的想法视为假定事实,信中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未来生命研究所支持者的人工智能优先事项和叙述”,她说,“现在,我们没有特权忽视主动伤害.”
米歇尔的合著者蒂姆尼特·格布鲁(TimnitG.. 04-09 14:10 ↓ 27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