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14 12:20 .. 选材、开孔、调音、抛光……那段时间,晏文涛整天泡在制作室,参照馆内文物、借鉴前人经验,寻找同比例复原的更优解。
第二年,晏文涛成功制作出改良版的骨笛,新的挑战接踵而至:骨笛怎么吹?与竹笛相比,骨笛的吹奏方式不同,可借鉴经验很少。
初次登台的晏文涛并不成功:在乐曲“引子”中,他愣是没吹出声响,急得直冒冷汗。
拿捏角度、调整气息、修正吹孔……晏文涛没有放弃,一遍又一遍练习磨合。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悠扬的笛声从孔洞传出,他如闻天籁。
6年来,晏文涛手持骨笛,和乐团同事参与大小演出近2000场。
从《梁祝》到《滚滚红尘》,再到流行音乐《孤勇者》,一支骨笛穿越古今。
在河南博物院推出的“华夏正声——中原音乐考古复原展演”上,晏文涛一人分饰多角,吹完骨笛换上排箫,呈现不同古乐器之美。
“用古老的乐器,吹新潮的曲子.”
晏文涛说,乐团成员平均年龄30岁左右,还有不少00后加入,“大家脑洞大 .. UfqiNews ↓
9
...我们便能通过唇齿间的气流与先人对话,这是一件多么令人神往的事!作为有约八千年历史的笛子,贾湖骨笛由鸟类尺骨制作而成,是我国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吹管乐器之一.
2013年,我在贾湖遗址再次看到了刚出土的骨笛.
我至今感恩这段“相遇”,因为我从此有幸地参与到“尽快复原骨笛,让古音重现华夏”的任务中.
可是,要想完美复原骨笛,太难了.
材料是第一道难关.
我们先后尝试骨粉合成、树脂3D打印,虽能做到形似、声似,但始终达不到理想中的声音效果.
我们甚至尝试联系各地动物保护协会,寻找其他大型飞禽类的骨骼标本,但鸟类的骨管长度、薄厚与内腔形状都不同,做出来的骨笛总是不尽如人意.
直到2018年,我们才找到类似的动物骨骼标本,此时距离研制骨笛立项已经过去了十几年.
顾不上高兴,我马上召集同事们,商讨骨笛的打孔方案,同时,我们迎来了第二道难关——技术.
打孔技术要求特别高,首先得保证开口孔.. 07-26 02:50 ↓ 8
...无论是大昭寺小昭寺,还是其他寺庙,常常是人满为患.
一些不愿意排队的游客,就会选择稍微远一点的偏远寺庙.
沈梦莹和老公徐奇,就开车一路来到了位于阿里地区的普兰县.
沈梦莹当时是中部军区沈司令的女儿,刚跟老公结婚半年.
这趟两人算是半旅游半度蜜月.
同时为肚子里刚满三个月的孩子祈福.
这俗话说世界屋脊看西藏,西藏屋脊看阿里.
阿里地区虽然人烟稀少,但是风景奇佳,这也是沈梦莹坚持要来这边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沈梦莹听说普兰县境内,有一个贡陀寺,虽然规模小,但是很灵验.
而且这个贡陀寺,就坐落在拉昂错湖旁边,顺带还可以看看湖景,真是一举多得.
两人到普兰县城已经是傍晚,于是便在招待所住了一晚.
次日一早,他们直接驱车来到传说中的贡陀寺.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两个人自进入贡陀寺以后,就再也没有出来......一连数日,音讯全无.
消息传到沈司令耳朵里,他立刻致电西藏军区的高层,让他们务必找.. 02-04 02:50 ↓ 7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