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10 10:40 .. 全村建设高标准农田300亩。
近年来,护河镇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仅2023年以来,共完成85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与此同时,该镇通过大力推进宜机化整治,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形成了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宜机化良田,为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
新“法”促丰收农业现代化,良种良法是技术途径。
从种地“老把式”到时代“新农人”,年过半百的种粮大户杨云靠的就是科技种田。
“护河镇是产粮大镇,土地肥沃,产粮多、质量好.”
2007年,杨云流转了近600亩农田从事粮油种植。
他没有止步于当个传统的种地“老把式”,而是另辟蹊径,探索科学技术改变传统种植模式,走农业机械化、产业化道路。
凭着一股钻劲,他总能适时地将最新的农业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
在藏粮于技上,他总是做“吃螃蟹的第一人”,他探索应用的“稻鸭共生”模式不仅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还有效地保护了 .. UfqiNews ↓
5
...并在第二年试着流转了300亩田,正式开启了种粮之路.
同在2015年,1988年出生的戴宏选择结束打工生涯,回到家乡跟着父亲学种田.
爸爸一个人在家种了30多亩,每年纯收入都有3万多元,如果扩大规模、做好管理,种田的收入比我在外打工赚的只多不少.
戴宏说.
创业艰苦,筚路蓝缕,但年轻人有的是干劲.
陈帅宇创业之初经常加班,有时候一天只能睡3小时,也曾在双抢时被晒得中暑.
刚开始乡亲们不相信我,觉得我只是回来玩.
陈帅宇说,他从外面学习到的新经验和新品种很难推广下去,只能自己种出来给大家看.
戴宏发挥自己懂机械的优势,在市场上精心考察后,陆续购入一批农业机械,借力机械化的翅膀,不断降低种粮成本,扩大种粮规模,提升种粮效益,家里的农田流转面积从约50亩增加到480多亩.
破土而出的种子,经历风雨洗礼,才能茁壮成长.
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折腾,陈帅宇的优质稻亩产量从1000斤增至1400.. 03-24 10:30 ↓ 8
...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和主产区共同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耕地数量减少、质量降低都会对粮食安全构成重大风险.
守住耕地红线,既要守数量,又要守质量,还要守生态红线.
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是严守耕地红线的关键.
党中央为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不断完善制度、堵住漏洞.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现补充耕地产能与所占耕地相当”.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确保补充的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产能不降”.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坚持‘以补定占’,将省域内稳定利用耕地净增加量作为下年度非农建设允许占用耕地规模上限”.
可见,制度越来越完善,要求越来越严格.
要根据党中央部署,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加快耕地生态修复.. 02-23 23:20 ↓ 6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