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2-04 15:30 .. 美元指數在上周的短暫調整後,進入本週開始重新走強,而離岸人民幣則在一段時間的穩定後出現顯著下跌,並一度跌穿7.30的關口。
在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看來,人民幣下行的首要原因是美元指數出現大幅上揚,帶動人民幣對美元被動貶值。
他進一步稱,受此前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支援美元言論,以及市場對歐洲央行下周大幅降息預期升溫等影響,12月2日美元指數快速衝高,就已經對包括人民幣在內的非美貨幣帶來貶值壓力。
此外,還應看到,一方面在前期美元指數大幅上漲過程中,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幅度相對有限,積累了一定的被動貶值動能,這會在美元指數反彈過程中逐步釋放。
另一方面,12月2日國內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幅下行,中美利差擴大等,也都會對人民幣匯價帶來一定的影響。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提醒,根據近年來的數據表現,從人民幣匯率走勢看,匯率彈性顯著增強。
同時,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 .. UfqiNews ↓
1
...各國貨幣兌美元匯率相較於2021年度末下跌1成以上的情況十分突出.
韓元下跌17%,菲律賓披索下跌12%.
印度盧比下跌10%,兌美元匯率低於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的水平.
越南盾也刷新貨幣危機時的低值,越南國家銀行(央行)將越南盾兌換美元的即期匯率從3%擴大到了5%.
貨幣保護有可能已經難以為繼.
新興國家的政府和企業在籌集借款等資金時多是以美元等外幣來計價.
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顯示,以外幣計價的債務在韓國、印度、泰國的債務總體中佔7成,在菲律賓的債務中佔到97%.
原因是外幣利率比本國貨幣低,而且投資者不用承擔匯率浮動風險,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
籌措的資金一般會兌換成本地貨幣來使用.
由於償還債務時需要換回美元來支付,因此貨幣貶值的話,國家和企業就需要使用比借款時更多的本地貨幣來還債.
由於擔心債務償還負擔加重,國債CDS費率(5年期)出現上漲.
菲.. 11-05 17:50 ↓ 43
...僅相差1700億美元.
兩國的差距在2020年是1.15萬億美元,2021年是6700億美元.
日本1968年在國民生産總值(GNP)上超過西德,在資本主義國家中躍居僅次於美國的第2位.
在20年前的2002年,日本名義GDP為4.18萬億美元,規模達到德國(2.08萬億美元)的2倍以上.
兩國差距縮小的主要原因是日元貶值.
2022年受美國加息影響,美元不斷升值,日元兌美元匯率一度創出32年來新低.
歐元兌美元匯率也有所貶值,但日元匯率的貶值幅度更大.
從名義GDP來看,物價漲幅越高,金額越會變大.
觀察顯示國內綜合物價動向的GDP平減指數,從2022年的通貨膨脹率來看,德國為5.1%,而日本僅為0.2%.
由於資源價格走高和新冠疫情蔓延帶來的供應鏈的混亂,全球通貨膨脹加劇.
日本受內需疲軟影響,難以全面轉嫁成本,國內物價上漲有限.
將美元計價名義GDP與20年前相比,德國增至.. 04-04 20:40 ↓ 30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