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1-27 11:30 .. 代理人正在积极推进客户维系工作.”
李默向时代周报记者称。
2023年10月,监管部门下发《关于强化管理促进人身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各人身保险公司不得采取大幅提前收取保费并指定第二年保单生效日的方式进行承保,不得将客户实质为保费的资金存放于其他投资理财类账户,防止出现承保空档,引发合同纠纷,滋生经营风险,引导各公司科学制定年度预算,防止激进发展、大进大出,严格执行“报行合一”,促进人身保险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有意向客户可以提前录好资料,到了2025年1月1日再统一扣费.”
李默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主推的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业绩达成情况都不太理想。
2025年“开门红”主打产品也与往年有所不同,险企纷纷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主推的年金险、终身寿险等产品新增了分红模式,浮动收益产品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寿险产品。
某中小型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 .. UfqiNews ↓
1
...今年3月底,监管部门曾召开会议,摸底保险公司负债成本状况.
此后,监管部门相继对一些保险公司进行窗口指导,明确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规定的定价利率上限)下调预期,提示保险公司做好新产品开发准备工作.
“自监管进行窗口指导后,部分保险公司已在着手调整准备工作,结合市场需求布局下一阶段的重点营销产品.”
上海一家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人告诉记者,当前保险公司正在积极准备新产品,主要有两种思路:首先,用定价利率调整后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接替之前的老产品;其次,积极布局年金险和分红险,接力增额终身寿险成为主打产品.
国泰君安非银金融刘欣琦团队表示,当前保险公司筹备的新产品主要有三大方向:一是3.0%定价利率的增额终身寿险和年金险;二是分红形态的储蓄类产品;三是重疾、医疗险等保障型产品.
刘欣琦团队介绍,定价利率一下调就调整产品策略,是成为近年来保险公司应对利率下降的主要方式.
首都经.. 06-10 08:00 ↓ 27
...较高的预定利率有利于提升保险产品竞争力,但也给险企带来利差损风险.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2019年之前,备案类保险年金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为4.025%,随后这一上限降至3.5%.
今年3月份,银保监会组织行业调研,重点涉及险企负债与资产匹配情况,险企负债成本合理性,降低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对新产品定价、存量业务退保等方面的影响等.
这被视为监管部门关注利差损风险,下调预定利率的信号.
“现有预定利率3.5%的保险产品也即将告别市场.”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在预定利率3.5%的保险产品正式退出前,保险公司的策略有所分化,一类选择在退出前加大销售力度,做大规模;另一类则选择下架热销产品,控制节奏.
“我们公司预定利率3.5%的增额终身寿险已经下架了.”
一家寿险公司精算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尽管目前仍可以销售,但公司没有选择在最后的时间窗口期冲保费,而是选择慢下来.
.. 05-16 22:20 ↓ 20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