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1-24 19:30 .. 这次活动主题为“教育、倡导、立即行动”。
抗微生物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及抗原虫药,这些药物的滥用及耐药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当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不再对药物产生应答反应,即说明发生了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现象,以前可以用药物治疗和治愈的感染正在变成(或有可能变成)不治之症。
抗微生物耐药性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对抗感染的治疗武器越来越少,患者所承受的风险越来越高,全球因微生物耐药而无法得到有效医治甚至死亡的人数逐年上升,微生物耐药已经成为了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威胁。
在今年9月,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环境署、世卫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在联合国大会上达成协议,商定到2030年将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导致的死亡人数减少10%。
世卫组织表示,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可能发生在任何地方。
即使一个人身体健康,一次轻微的割伤、常规的手术操作或一次普通的 .. UfqiNews ↓
4
...通过创新材料解决耐药菌问题.
国际知名期刊《先进材料》发表了他们的相关论文.
据悉,开发原创性基因治疗工具是解决耐药细菌性角膜炎治疗难题的新路径,有利于弥补现有传统抗感染药物的不足从而提升患者的预后.
ASO(反义寡核苷酸)成为基因治疗的首选药物.
但受限于递送工具、细菌穿透性等,ASO难以达到临床使用的需要.
如何解决?研究团队想到了“特洛伊木马”策略.
据悉,人们常用“特洛伊木马”来比喻在敌方埋下伏兵里应外合的活动.
早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提出了抗生素的“特洛伊木马”策略,将抗生素与铁载体结合,通过细菌的铁转运系统将抗生素转运到细菌细胞内.
目前还没有研究利用“特洛伊木马”策略将ASO选择性转运到细菌细胞中.
研究团队利用细菌特异性ATP结合盒(ABC)糖转运体,通过相关机制,将经修饰纳米颗粒组成的治疗药物被选择性地内化到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05-05 01:20 ↓ 18
...由九三学社社员,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抗耐药菌新药发现与机制研究”课题组组长陈代杰团队领衔策划完成的科普微电影《细菌与人——流浪细菌》正式上线.
影片以细菌与人的“相生相克”为主线,利用动画制作结合实景拍摄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生动有趣又惊心动魄的人类战胜超级细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故事,试图为人们了解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陈代杰与团队研发抗耐药菌抗生素.
上海九三学社供图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也是科技工作者的双重使命.
陈代杰深信科学知识应该走出象牙塔,进入广大读者的心里.
基于对生命科学、药学和医学领域的长期研究,陈代杰注意到,尽管细菌常常被人们视为威胁健康的敌人,人们也往往“谈菌色变”,但实际上人类与细菌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议题,甚至细菌在许多方面都对人类有益.
于是,陈代杰决定写一本能够全面展现细菌与人类关系的书,既讲.. 01-17 13:10 ↓ 14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