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1-12 18:10 .. 两个较轻的核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较重的核,这一过程会爆发出强大的能量。
比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融合反应过程当中,就产生了核聚变。
恒星产生能量的主要方式,就是核聚变.”
等离子体所科普主管蔡其敏对记者说,“核聚变需要上亿摄氏度的高温才能实现,地球上找不到能够承受这么高温度的材料。
科研人员后来发现,用强磁场可以把高温等离子体束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这就是磁约束.”
EAST是一台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它的建设,是为了实现三大科学目标:电流1兆安、温度1亿摄氏度、运行维持1000秒。
托卡马克装置是一种环形聚变装置,用来约束带电的高温等离子体。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里推着地球往前走的行星发动机,就是核聚变装置.”
龚先祖说,“托卡马克装置利用磁场来约束加热后的等离子体环——一种包含离子和电子的流体状物质状态,其温度比太阳核心还要高。
等离子体维持的时间越长,就可以获得越 .. UfqiNews ↓
1
...王腾正是实现这一世界纪录的核聚变大科学团队中的一员.
“高二时,我看到一篇关于磁约束核聚变的科普文章,当时就对这个概念很感兴趣,没想到多年以后真的可以参与到相关工作中.”
2014年,王腾来到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在的“科学岛”上,从事装置超导磁体的安全运行监测工作,为“人造太阳”一次次冲击纪录保驾护航.
从事相关科研工作后,王腾发现,这条“逐日”之路远比想象中曲折.
作为这项研究的牵头人,那段时间,从早到晚,他总是在实验室里“找解法”,有时一待就是一宿.
经过了无数次失败,熬过了无数个难捱的夜晚,他终于建立了一套动态反馈补偿系统,保障装置安全稳定运行.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说,“人造太阳”是要在地球上模拟太阳的原理,用一个强磁场打造一个“磁笼子”,把上亿度的高温等离子体约束起来,让它实现核聚变反应,“每.. 05-04 12:20 ↓ 14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供图EAST是世界上首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中文名称为东方超环.
它于2000年开工建设,2006年建成并投入运行.
EAST实验装置可以对受控核聚变相关的前沿物理问题开展探索性的实验研究,被称为中国人造太阳.
太阳每天释放出大量的光和热,因为它的内部不断进行核聚变,人造太阳的反应原理和太阳一样.
核聚变能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
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发生聚变反应生成氦,核聚变原料和生成物都没有放射性,海水中蕴藏着大约40万亿吨氘,一升水能够提炼0.03克的氘,其发生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升汽油或者燃烧336公斤煤.
这样算下来,地球上的海水可以供人类使用上亿年.
要创造出能够聚变反应的环境和条件,需要上亿摄氏度的高温等离子体、超过1000秒的连续运行时间和大于1兆安的等离子体电流.
龚先祖说,EAST装置是目前国.. 04-25 20:30 ↓ 12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