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0-26 22:50 .. 全球每天都在產生海量數據,但它們儲存在哪兒,始終是一個現實難題。
經過多年探索,科學家們發現,DNA存儲技術或許是一個正確選項。
記者了解到,主流DNA存儲多以化學合成的方式逐個加入代表信息的鹼基,過程煩瑣耗時,在成本和速度上面臨巨大挑戰。
“不同於傳統技術路線,這項技術的核心突破在於,我們開發的‘表觀分子比特’DNA存儲技術,利用預制的DNA‘白紙’和‘活字塊’,通過DNA自組裝介導的分子信息‘排版’,再由酶催化‘轉印’,實現了分子級‘活字印刷’.”
論文通訊作者張成介紹,與傳統DNA數據存儲方法相比,這種活字印刷並行寫入方式隻需通過排版有限的“活字塊”,就可以實現任意信息寫入,不僅避免了復雜煩瑣DNA序列編碼過程,而且大幅降低了分子信息寫入復雜度,能夠降低成本,提高操控靈活性。
張成告訴記者,由於首次引入並行的分子排版和轉印機制,團隊在實驗中成功將中國漢代虎紋瓦當 .. UfqiNews ↓
1
...預計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超過5%.
4.5%的數據發布后,多數西方媒體都罕見地給出了相對積極的評價,“復蘇”“反彈”“超出預期”成為使用最多的字眼.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認為,在一季度的恢復之后,今年全年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望超過40%,2023年將是中國和亞洲經濟跑贏、引領全球的過程.
而彭博社報4月17日的報道稱,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中國將成為未來五年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驅動力,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將達美國的兩倍.
為什麼說4.5%表示“企穩回升、開局良好”?因為它不光體現在速度的合理增長上,更體現在結構的持續優化上.
一季度,我國經濟運行就鮮明地體現了有效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消費唱“主角”.
熱門餐廳等位超千桌、各大景區“人從眾”、各地“夜經濟”火爆……復蘇背后,消費成為拉動增長的主要動力,一季度最終消費.. 04-26 00:10 ↓ 16
...千兆光網具備覆蓋超過5億戶家庭能力.
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數達到18.45億戶,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首個實現“物超人”的國家.
IPv6規模部署應用深入推進,活躍用戶數超7億,移動網絡IPv6流量佔比近50%.
同時,我國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650萬標准機架,近5年年均增速超過30%,在用數據中心算力總規模超180EFLOPS,位居世界第二.
工業互聯網已覆蓋工業大類的85%以上,標識解析體系全面建成,重點平台連接設備超過8000萬台(套).
車聯網由單條道路測試拓展到區域示范,已完成智能化道路改造超過5000公裡.
《報告》指出,當前,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為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強大發展動能.
2023年,數字中國發展工作將進一步夯實數字中國建設基礎,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暢通數據資源大循環.
在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方.. 05-24 17:30 ↓ 13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