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0-16 20:00 .. 进一步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确保粮食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防止“谷贱伤农”。
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是健全农民种粮收益的重要举措。
粮食价格一头连着生产者,一头连着消费者。
粮价暴跌,会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粮价暴涨,会影响消费者利益。
界定粮价是否处于合理水平,应该遵循3条基本原则:一是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防止市场粮价暴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保持粮食销售价格相对稳定,防止市场粮价暴涨,保护消费者利益;三是正确处理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兼顾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
粮食价格主要受供需关系、气候变化、政策调整、粮食进口以及国际市场传导等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由政府宏观调控下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一般情况下,粮价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当粮价过度波动时,国家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实行宏观调控,通过最低收购价收 .. UfqiNews ↓
6
...核心是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
在各方努力下,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种粮人口持续减少,农村老龄化程度提升,“谁来种地”的问题依然严峻.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刘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程玉珍.
受访者供图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多年来,程玉珍扎根农村.
结合多年农村工作实际,她认为,解决“谁来种地”这个问题,核心是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稳定种粮者队伍,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为此,程玉珍建议,建立职业种粮农民评定机制.
由县(区)级以上农业部门组织制定职业种粮农民评定办法,成立专门评定机构,经过系统粮食种植专业技能培训、考核,对符合条件者颁发初、中、高等相关级别职业种粮农民证书.
其中,获初级证书者应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粮食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下;获中级证书者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粮食种植面积在50亩至300亩之间,机械化率达80%以上;获高级.. 03-13 06:40 ↓ 20
...山西、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江西中部六省粮食生产成绩斐然.
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中部占5个,河南、安徽还是粮食净调出省份.
2023年,中部六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9.2%,超过东北三省一区26.6%的比重.
中部六省粮食生产各具特色.
河南是“中原大粮仓”,粮食总产量位列全国第二位,仅次于黑龙江,小麦产量位列全国第一位,是全国小麦输出第一大省.
安徽被誉为“江淮粮仓”,粮食总产量位列全国第四位.
湖南是水稻种子研发高地,水稻总产量处于全国第二位,仅次于黑龙江.
湖北水稻总产量常年位居全国第五位.
位于鄱阳湖畔的江西被称为“江南粮仓”,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超430亿斤.
山西是中部地区唯一的粮食产销平衡区,也是全国重要的小杂粮生产基地.
然而,中部地区粮食生产也受到耕地减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种粮收入低、经济发展水平等各种因素制约,须在高起点上推进粮食产.. 03-28 03:50 ↓ 10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