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0-15 10:20 .. 人大和北服的学生以文物活化惠民之旅为主题,从圆明园博物馆至颐和园博物馆,领略了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妙绝伦,近距离感受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惠民的新成果,更见证了现代科技在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中的广泛应用,深度感受文物活起来,文化传下去。
北师大学子则体验了一场系统保护践行之旅,深入了解圆明园、颐和园及香山公园深厚的文化底蕴,欣赏中华文明不可替代的文化瑰宝之美,也看到青年一代在呈现三山五园丰富历史与文化价值的过程中,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青春力量。
这样的行程让大学生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滋生了强烈的文化自信,和参与文化传承的强大动力。
从我们党进京赶考的第一站清华园车站,到宴请民主人士、见证历史风云的颐和园益寿堂,再到筹备新政协、筹建新中国的香山双清别墅,这一路让我们重温了红色历史。
更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今天能生活在稳定安全的社会,无 .. UfqiNews ↓
4
...参访三山五园”艺术交流活动.
活动由北京海外联谊会指导,海淀地区海外联谊会、新西兰国际美术交流协会联合主办.
活动期间,新西兰华裔青少年走进金秋时节的北京,领略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底蕴,沉浸式感受三山五园的美丽风光,用手中画笔绘出北京中轴线之美.
他们还走进高校、艺术研究院、科技馆和产业园区,感知首都发展新风貌.
在参观天坛公园时,趁着夕阳正好,少年们在祈年殿红墙边席地而坐,手持画板,挥动画笔,将眼前美景一一捕捉.
不一会儿,一座座“祈年殿”跃然纸上,呈现出这座古建筑的韵味与风采.
“嗨!姐姐,我们画了一幅你的肖像送给你.”
“哇!太厉害了,我要拍照记录,谢谢你们!”写生之余,几位华裔青少年发现了穿着旗装在宫墙下拍照的游客,立马拿起画笔记录这一刻.
“此行,我们发现了北京之美,既有古典之美,也有现代之美.”
参加活动的华裔青年刘厚均说,这次他创作了两幅作品,其中一幅素描画的是.. 10-19 18:10 ↓ 12
...造园规划从无到有,但设计主旨依然主要为了帝王自身休闲享乐而用.
而三山五园,在诞生伊始,就与历史上的皇家园林有着不同的规划理念——此时康、雍、乾几位皇帝形成了园居理政的习惯,园林规划开始反映帝王的治国理想.
它不仅仅表现在规划方面,更表现在景观的选择方面.
《三山五园与北京城复原全图》(局部)北京林业大学三山五园研究团队绘制通过复原雍正时期修建圆明园时的总平面图,郭黛姮团队发现,圆明园实际上是中国版图的缩影——整个园林通过对地形的改造,达到西北高、东南低,山丘与河流相间,西北象征着昆仑山,东南象征着大海.
圆明园东侧设有较大水面,以象征中国版图所在的地形;园林的核心区象征着中国的版图就是九州,于是就出现了位于核心区的九州清晏,体现了国家最高统治者的追求与向往.
园中还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治国理想——希望万方安和天下太平,所以建造了“万”字房.
三山五园中还建有多种形式的书院.. 11-08 01:20 ↓ 11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