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9-23 22:20 .. 村落的轮廓逐渐清晰,呈鱼骨样次第排列的红顶砖瓦房绘着一幅幅壁画,记录着赫哲族依偎江河、徜徉山野的故事。
这幅是江中游鱼图,江水里的“三花五罗十八子”大小鱼类千百年来供养着赫哲人,墙上的鱼儿似乎要挣脱束缚跃然壁间,摆动鱼鳍激起水波;那幅是伊玛堪传说画,没有文字的赫哲族用口传心授的史诗将民族故事代代相传,画中的赫哲英雄满斗莫日根目光坚毅,仿佛抖抖鱼皮战甲就能与江中大鱼再搏斗一场……从村头到村尾,几十张壁画看下来,虽仅需千余步,却仿佛走过了千年时光。
“快进来坐!这都是俺家从江里打上来的鲜鱼,看看想吃点啥.”
赶上中午饭点,渔家乐老板翁良玉招呼着食客,“这叫‘拉布塔哈’,就是生鱼片,是蘸盐、醋、辣椒面吃的;这叫‘塔拉哈’,就是烤到半熟的鱼,都是赫哲族的传统美食,看你们吃得惯不?”赫哲族的美食离不开鱼,不尝江鲜就不算到过赫哲人家,选择到渔家乐吃饭的人多是为此而来。
不一会儿 .. UfqiNews ↓
1
...自2008年履职以来,她先后提出130余份议案建议.
非遗文化传承、文旅融合、少数民族教育、人才培养、乡村振兴桩桩件件都反映了赫哲族民众最本真的诉求.
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在文化传承中面临重重困难.
每年她都利用参加全国两会的机会,宣传赫哲族文化,展示民族特色,提高社会对赫哲族的关注度.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
刘蕾作为代表发言,向总书记介绍了她的家乡,并邀请总书记到她的家乡看一看.
不到3个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八岔村看望赫哲族群众.
听到总书记赞扬赫哲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心里特别激动,感觉干劲儿十足!刘蕾回忆.
在刘蕾不懈奔走努力下,同江市一些学校开设了赫哲族文化课程,刘蕾在赫哲文化馆内组织鱼皮工艺品制作班,并帮助村民建立鱼皮产业合作社.
刘蕾还建立了由赫哲族非遗传承人、老艺人组成的微信群,通过数字移动手段.. 03-17 15:10 ↓ 20
...赫哲族世居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因地处祖国东方,被称为“守望太阳的民族”.
新中国成立后,赫哲族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创作于1962年的《乌苏里船歌》,形象地描绘出赫哲族的劳动生活场景.
1960年全国滑雪运动会少年男子8公里和10公里两项速滑冠军获得者——由满昌.
这个赫哲族少年从小就跟着父兄狩猎、捕鱼,培养了坚毅勇敢的性格和健壮的身体.
新华社记者刘恩泰摄20世纪60年代初,赫哲族渔工们下网捕鱼.
新华社记者佟德印摄1988年,赫哲族男人下江捕鱼,妇女则划着小竹筏捕捞小鱼,用来作鱼饵.
新华社记者刘向阳摄1988年,赫哲族女人精心缝制鱼皮衣服.
新华社记者刘向阳摄这是1988年拍摄的赫哲人的“鱼楼”,它是用圆木搭起来的,用来贮存鱼干和粮食.
新华社记者刘向阳摄1988年夏,夕阳红遍赫哲族渔乡.
新华社记者何宗跃摄栉风沐雨,春华秋实.
从传统的渔业捕捞.. 02-10 02:10 ↓ 17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