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9-10 00:10 .. 面对同龄人甚至年纪更小的青少年提出的问题,奥运健儿结合自身经历给出了成长的答案。
“要训练多久才能掌握‘水花消失术’?”“是什么支撑你走到奥运冠军这个高度?”“你在比赛中遇到困难怎么克服?”这些问题来自香港当地的中小学生,而提问的对象是“全红婵小姐”“黄雨婷前辈”“盛李豪先生”等奥运选手。
代表团访问香港圣保罗书院期间,陈梦、盛李豪、全红婵、刘清漪、罗诗芳等10位奥运健儿与来自香港10多所中小学的近600名学生展开互动。
面对“小记者”的提问,一向惜字如金的跳水选手全红婵敞开心扉,她坦言:“训练很辛苦,10年间也有过想放弃的时候,但每次我都在想,都坚持到现在了,为什么不坚持下去呢?”在她看来,一旦冒出想要放弃的念头,“都要为自己打气,让自己做得更好”。
而被问及“如何保持心态才能让后续比赛发挥出应有水准”,乒乓球冠军陈梦表示,“我在赛场上的心态就和你们考试时一样,也 .. UfqiNews ↓
7
...“非常有幸能够跟着中国内地奥运代表团第四次来到香港.”
马龙说,想起以往受到的欢迎,依然“非常感动”.
“这次我也希望能有机会跟香港的青少年朋友们有更多的交流,我想这里一定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留下特别的回忆.”
对于记者关心的、他退役后是否担任教练的问题,马龙说:“奥运会后有很多人问我接下来的打算,至少现在来说,自己还是一名运动员的身份.
如果有什么转变的话,一定会让大家知道的.”
张雨霏在回答记者问题时说,以前曾多次来香港参加世界杯游泳赛,对香港非常熟悉,也经常去品尝这里的美食.
“像虾饺啊,叉烧包啊.”
她用粤语说,“反正就挺喜欢一些港式早点.”
她说,参加奥运会带来的最大收获,是自己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经验.
“虽然到现在做得也不是很好,但现在的自己应该比三年前的自己会做得好一点.”
全红婵被问到的问题是,对访问香港的期待和对年轻人的寄语.
只有17岁却已赢得三块金牌的她只说.. 09-20 18:00 ↓ 9
...中国能跻身体育大国,不仅是国家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集中体现,亦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力量中国风采.
奥运会期间,香港市民为香港健儿和国家队健儿加油打气,每一次国旗升起、国歌响起,港人心中总是激情澎湃,自豪感油然而生.
访港的国家队奥运代表团中,包括首位“六金王”乒乓球运动员马龙、17岁“三金王”跳水运动员全红婵、“奥运飞鱼”打破1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的潘展乐等,堪称“粒粒巨星”,也是大家心中的偶像.
成功的奥秘是什么?全红婵表示“我觉得有热爱就去追,不要害怕失败”.
潘展乐则强调“不怕苦,不怕累,为国争光”.
夺得奥运会花样游泳双金的深圳姐妹花王柳懿和王芊懿,实现了以花游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梦想.
从运动员的一言一行之中,人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良好天赋、后天努力固然是精英运动员必备的条件,而报效国家、为国争光的浓厚情怀,则是他们克服困难、战胜病患的精神源.. 09-27 18:10 ↓ 7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