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8-30 16:00 .. 本文主要叙述第一个重要特征:注重增速对未来充满美好假设。
调研中我们总会询问基金经理如何看待估值,无论是三年前还是现在,而每一个基金经理都会提到“注重估值和业绩匹配的合理性”,当然这基本没什么参考价值。
那么在2021年左右这个“合理性”长什么样呢?以下两个比较典型的基金经理的回答可窥见一二:A:“估值是个偏个性化的,偏艺术的东西,主观性较强。
但对于一些绝对PE超过100倍的我不太能接受.”
B:“如果20%增速的话,可能超过40倍我就会觉得有点贵了.”
处在当时的环境中,以上的观点并没让人惊讶,毕竟当时个别逆变器、电池材料或CXO个股的静态估值都一度百倍以上。
当然,尽管故事背景不一样,这些板块之后的走势却殊途同归,要么是供给恶化,要么是外部条件的改变。
之后我们也有问过个别在这些领域有很重仓位表达,最后亏损幅度较大的基金经理,比如“为什么当时静态估值那么高却不减呢? .. UfqiNews ↓
1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