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8-29 10:50 .. 到底多少台自动售卖机在索取个人信息?自动售卖机一定要获取手机号码、微信号等隐私信息吗?刘杰想搞清楚。
经查证,该行为确实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关于“两个最小”的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从而避免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元气森林的自动售卖机获取手机号码(视频截图)“生活中,大家对于这种信息收集已经无感了,但是我觉得越无感,可能隐含的隐患越大.”
于是,他带着6名学生开展了调研。
在针对上海市内28所高校校区内的45台自动售卖机进行实地测试发现,仅有5台未索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可直接扫码付款,而另外40台中,多数需要绑定手机号码,有的要在关注公众号的同时,还需要绑定微信号,有的还存在诱导消费者使用微信或支付宝刷脸支付的情况。
“绝大多数都是必须获取个人信息才能够消费的.”
刘杰有些无奈。
六成学生认为,App、小程序会强制 .. UfqiNews ↓
2
...并阻止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开展有效沟通,甚至以缠访闹访等手段施压,试图达到使投诉举报人不当得利,使不法分子收取高额代理手续费、截留套取资金、唆使消费者转购非法理财产品或参与非法集资等目的.
同时,上述非法行为可能导致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资金受损、失去保险保障,甚至遭受诈骗的风险.
市保险行业协会、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消费者,不要轻易将本人身份信息、通讯信息、家庭信息和金融信息等泄露给其他人,或者委托他人“代理维权”,避免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泄露或买卖而遭受经济损失.
消费者如遇不法分子窃取或非法利用个人信息、利用代理投诉举报进行诈骗等,应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以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同时,消费者要掌握一定的金融常识,正确了解金融产品或服务内容,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合适的产品,树立理性消费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如,购买保险产品要符合自身风险保.. 04-01 09:30 ↓ 24
...小程序、快应用等创新形态不断出现.
丰富多样的APP在赋能千行百业、便利生产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开屏广告“乱跳转”、预置应用软件“难卸载”、搜集个人信息不规范等问题.
2019年,工信部组织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整治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过度索取用户权限等问题;2021年,在全国范围开展信息通信服务感知提升行动,要求相关企业推动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收集和共享清单.
相关部门接续发力、工作举措频频出台,近年来,信息通信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行业生态逐步改善.
服务提质,用户感知不断改善.
深入开展服务感知提升行动,指导信息通信企业增强优质服务供给.
美团在APP内上线个性化广告推荐开关按钮,畅通投诉渠道;360在APP内显著位置设立客服热线,及时应答用户反馈……截至去年底,已有100家重点互联网企业建立人工客服热线,用户诉求响应更及时.
监管提效,用户权益保障持续强化.
.. 03-17 02:20 ↓ 19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