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8-01 18:20 .. 主要是电池正极内部的不同材料在化学和物理性质上很难完美匹配,产生多种界面问题进而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和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材料——均质化正极材料(锂钛锗磷硫硒)。
复合正极和均质化正极在充电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示意图与传统材料相比,该材料具有高电导率、高能量密度、长使用寿命等优势:1.高电导率:这种新材料兼具高离子电导率、高电子电导率,比传统的电池材料(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高出1000倍以上。
这意味着,即便不依赖导电助剂,正极也能顺畅地完成充放电过程,显著提升了电池的整体性能。
2.高放电比容量:新材料的放电比容量较高,达到250毫安时每克,超过了目前使用的高镍正极材料。
在相同的重量或体积下,新材料的电池能够存储更多的电能。
不仅能够让电池在不频繁充电的情况下持续运行更长时间,提高续航能力;而且减小电池的体积,有助于设计更紧凑的设备。
3. .. UfqiNews ↓
1
...为开发下一代PARP抑制剂产品提供借鉴.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新的通路来解释PARP1捕获现象.
癌症患者在接受PARP1治疗后,PARP1在进入细胞后会与聚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结合成复合物,并粘附在细胞DNA损伤的区域附近,形成PARP1捕获现象.
PARP1捕获像“路障”一样,肿瘤细胞在复制的过程中,捕获的PARP1会产生很多额外的DNA损伤,这对具有突变的癌细胞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合成致死机制.
该研究发现,新的泛素化酶RNF114是一个重要的调控PARP1捕获的机制.
而印苦楝内酯(nimbolide)是一种来自印楝树的天然产物.
通过抑制RNF114的泛素化酶的活性,nimbolide可以导致非常强的PARP1捕获.
图丨nimbolide诱导PARylated-PARP1捕获和PAR依赖的DNA修复因子捕获的示意模型图(来源:ScienceAdvances.. 03-02 05:40 ↓ 16
...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遗传学》上.
花生是我国的主要油料和经济作物之一,起源自南美洲,后广泛传播,经过自然演变和人工驯化,产生了大量高产优质的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
然而,受制于基因组测序研究水平,对于花生基因组水平遗传变异及关键性状的遗传基础仍缺乏系统解析.
对此,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范围内收集的390份花生种质资源重测序,构建了包含880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的花生全基因组变异图谱.
通过对“粤油7号”经典系谱测序,鉴定到2064个在育种中保留的核心基因模块,解析了我国南方花生遗传改良的分子遗传机制.
此外,通过对28个重要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了上万个显著性关联位点;通过候选基因分析,挖掘到调控花生株型和含油量的新基因,为分子育种提供优异基因资源.
花生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对稳定我国油料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第一作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花.. 03-01 21:30 ↓ 13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