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6-27 02:10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三者相辅相成。
科技创新需要人才支撑,人才培养又依赖于教育发展。
只有教育、科技、人才培养统筹兼顾、一体推进,才能产生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效果,形成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合力。
“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强调的正是这一点。
2020年初,我国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即“强基计划”),打通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学科教学、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壁垒,为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提供了通道。
如今,“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已扩展到39所。
同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新增海洋科学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武汉大学新增地球物理学专业。
去年年底,首批入学的“强基计划”学生已完成本研衔接转段工作,进入直博或硕士研究生阶段。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 UfqiNews ↓
10
...秉持“传承、创新、激情、担当”的新时代南安青商理念,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打造海内外南安青年服务平台.
该平台通过创新商会会员构成形式,发挥南安市异地商会优势,吸收异地青商一起参与.
第四届换届大会后,该商会继续沿用此入会模式,邀请了海内外54个异地商会各一名副会长级别以上的成员,通过免缴会费、提供异地服务的形式,让他们加入南安市青年商会担任特邀副会长.
拓宽企业发展思路启动领军培育项目2022年,“南安市青年领军培育工程”正式拉开帷幕.
据介绍,该课程将通过产业专班联合提升,推动南安青年群体抱团学习,力争在未来3至5年培养百名南安未来明星青年人才,从而打造包容开放、人才集聚的城市产业“圈子”,重构南安商业文化基因,激发产业内生发展动力,引领南安产业创新突围.
据悉,“南安领军·一期”课程已分别在深圳、晋江、香港等地完结,“南安领军·二期”已于今年3月启动.
全面推动5S计.. 04-21 05:40 ↓ 27
...探索高校间人才共育的交流合作机制.
充分发挥一流专业在特色发展、资源建设、质量提升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特色专业,坚决淘汰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升级改造传统专业,避免千校一面和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课程改革是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核心.
要以“蜡炬成灰,出彩学生”的责任担当,聚焦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阵地”,打好课程改革“阵地战”.
以教材为基础,紧抓教育数字化转型机遇,促进教师思想观念转变,加强数字教材建设,研发新型教材,编制有当地特色并体现高校自身特点的教材.
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信息化教学、数字仿真实验等教法,打造教学新形态.
课程改革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
可以邀请当地行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把课堂搬到企业现场、生活现场,创设沉浸.. 04-16 07:40 ↓ 16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