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6-26 15:40 .. 此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
历朝历代的中国人始终秉持着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矢志不渝地追求统一、趋于统一、实现统一,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屡仆而屡兴、愈挫而愈勇。
这种统一性,熔铸成血脉里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脉络。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那是为了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我死国生,从容去”的壮怀激烈;那是为了研制“两弹一星”,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以身许国、深藏功与名的赤子之心;那是自愿守边陲的藏族牧民“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朴素情感;那是以身作界碑的战士们“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无悔誓言……苟利社稷,生死以之。
熔铸在中华民族精神血脉里的家国情怀,将个人、集体、 .. UfqiNews ↓
13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等诸多博物馆陆续建成开放,革命类纪念馆新增23家.
博物馆越来越多,去博物馆的人数不断增长.
2023年,仅暑期和中秋国庆假期,全国博物馆就接待观众5亿人次,不少博物馆一票难求.
新时代考古博物展亮相国博,鉴往知远,可以一览中华文明的绚丽风采;汉字中国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启幕,方正之间,可以体会文字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玉韫九州系列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以玉为题,可以理解中华文明早期形成时的深刻内涵……博物馆里一场场精心策划的展览,让人们增长知识,感悟文化,探寻文明.
博物馆线下的参观体验好,网络上的分享也进一步拓展了博物馆的文化功能——着一身汉服,在苏州博物馆的庭院里拍一次照;沏一杯香茶,用的是金沙博物馆面具玻璃杯;钤一枚朱印,集齐恭王府博物馆里的所有景点……2023年12月31日午.. 01-04 02:20 ↓ 7
...其观象台与《尚书·尧典》所载“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密切相关,出土的扁壶上“文”“尧”二字清晰可见,表明该遗址与尧都平阳密切相关.
文字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识.
古文字资料证实夏王朝存在.
经过“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和几代考古学者的接续探索,学界梳理出“王城岗—新密新砦—二里头文化”的夏文化发展谱系,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
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的大量刻划符号中,有许多可以在甲骨文中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字.
这些文字之所以没有成篇,应与夏商两族文字的使用功能不同有关.
据古文字学者研究,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简中的“西邑”指的就是夏王朝.
在周代文献中,周人称商王朝为“商邑”“大邑商”,因为夏商周时代的国家形态是以都邑聚落为基础的方国联盟,都邑代表的就是“国家”.
此外,杞人是夏后裔,甲骨文、金文中的“杞”“杞侯”等记载反.. 10-31 20:00 ↓ 7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