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16 22:10 .. 人民网记者周坤摄“在电缆领域,我们深耕了20多年。
要想持续发展,必须靠自主创新,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是买不来、求不来的.”
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质量服务官张万有说。
创新离不开好的“土壤”。
张万有觉得,“专精特新”天生适宜天长。
“基础强、配套全、政策多,想干一番事业,天长就是最好的地方.”
诚然,中小企业众多、制造业基础雄厚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天长市培育“专精特新”底气所在。
天长市经信局副局长施勇表示,目前,天长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数量居全省县域第一位。
此外,当地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达到97家、305家,均位居安徽县域前列。
“‘小巨人’培育其实是政企间的一场双向奔赴。
企业要耐得住寂寞,政府也要有耐心,才能让‘长跑’变成‘领跑’.”
施勇如是说。
俯瞰位于天长市的滁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人民网记者陶涛摄生活中,我们靠眼睛 .. UfqiNews ↓
3
...着力塑造特色品牌和比较优势,推动形成可持续市场生态和向好发展趋势.
北交所在坚持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之上,进一步聚焦“更早、更小、更新”.
200家北交所公司中,中小企业占比83%,民营企业占比88%,近八成企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精密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细分领域.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典型代表,也是资本市场特别是北交所重要的服务对象.
目前,北交所共有84家上市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占市场总数的42%.
此外,超八成北交所公司入选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录,8家北交所公司获得国家级“单项冠军”认证.
创新驱动作用显著增强.
2022年,上述200家北交所公司平均研发支出3556.26万元,同比增长21.26%;平均研发强度4.63%,约为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的3倍.
其中,七成公司研发.. 06-08 20:10 ↓ 38
...全市已有5家企业(其中3家是“专精特新”企业)在A股上市,沪深北三大交易所都有淮安企业,总市值近千亿元.
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为淮安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持续增添动力.
尤其是去年上市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威博液压,作为北交所注册制第一股,为淮安增光添彩,也是淮安与北交所合作的显著成果.
2022年,淮安市2户企业相继登陆北交所、深交所,实现在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全覆盖,10户企业(其中6户是“专精特新”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全市企业上市工作呈现良好态势.
据介绍,淮安市坚持分层梯度扶持和分类靶向培育并举,构建“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进行重点培育、跟踪培育,建立“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专员机制,为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配备服务专员,宣传惠企政策、应答企业诉求、助企加快发展.
为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加快上市步.. 06-05 13:40 ↓ 17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