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10 19:30 .. 我国科研人员巧妙使用恒星行星系统的基本物理参数,对行星大气的逃逸机制做出清晰的判定和分类,推进了人们对行星大气逃逸的认识,为下一步研究行星可宜居性和行星大气演化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一研究成果5月9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上。
行星大气逃逸机制科学示意图。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供图)论文作者、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郭建恒研究员介绍,围绕着恒星公转的行星的大气可能会因为多种原因离开行星进入太空。
其中,上层大气以整体的行为猛烈离开行星的方式被称为流体大气逃逸。
流体大气逃逸在太阳系行星的早期可能发生,如今这种猛烈的逃逸方式在地球等行星中已不复存在。
然而通过空间和地面望远镜观测发现,流体逃逸在一些离宿主恒星很近的系外行星上一直存在,不仅改变了行星的质量,还影响了行星的气候和宜居环境。
研究发现,低质量系外行星的流体大气逃逸可以由行星内能、恒星潮汐力拉拽或恒星的 .. UfqiNews ↓
1
...最新研究负责人、佛罗里达大学天文学教授莎拉·巴拉德解释称,太阳在银河系中相对罕见,目前银河系内最常见的M矮星比太阳小得多,温度也低很多,质量最多只有太阳的一半,有数十亿颗行星围绕着这些常见的矮星运行.
在最新研究中,巴拉德及其同事测量了这些M矮星周围150多颗行星的离心率.
如果一颗行星的轨道离主恒星足够近,且轨道不规则,那么主恒星对其产生的引力会不断变化,使其拉伸和变形,这种反复的摩擦使行星表面温度升高,在极端情况下,甚至“炙烤”行星,使液态水无法在其上存在.
研究数据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开普勒望远镜,该望远镜可捕捉系外行星在主恒星前方移动时的信息.
最新研究还依赖于盖亚望远镜的新数据,该望远镜可测量银河系中数十亿颗恒星之间的距离.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而且.. 06-02 14:10 ↓ 22
...位于土卫二冰层下的咸海可能是生物的天堂,其海底热液喷口的化学能可以维持生物生存.
2005年,NASA的行星探测器卡西尼号发现了从土卫二表面裂缝喷出的地下海洋冰粒子.
但现在JWST的观测显示,冰粒子喷射的距离比之前想象的远得多,其向深空喷射的距离是土卫二直径的许多倍.
从土卫二喷出的物质与潜在的地外生态系统有直接联系.
卡西尼号曾多次飞越土卫二喷射的羽流,并测量冰粒、甲烷、二氧化碳和氨等对生命有益的化学物质.
卡西尼号检测出羽流中含有二氧化硅颗粒,这些颗粒可能是被羽流从海底带上来的.
而距离地球150万公里、有更广阔视角和灵敏仪器的JWST发现了卡西尼号看不到的东西,它捕捉到土卫二周围微弱的气体信号.
NASA戈达德空间中心行星天文学家SaraFaggi指出,2022年11月9日,JWST短暂窥视了土卫二,仅4.5分钟的数据就揭示了一个巨大、寒冷的水蒸气羽流.
5月17日.. 05-21 20:40 ↓ 21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