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07 02:30 .. 登革热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地区,具有典型的输入性、突发性。
该病传播迅猛、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
在此提醒大家:如旅游回国后2周内出现发热症状,请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并告知旅游史,避免延误病情导致重症。
登革热主要由“花蚊子”传播登革热主要由“患者→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
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目前,传播登革热病毒的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蚊子”)。
登革热患者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
我国人群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数为5~9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即隐性感染者)。
能传播登革病毒的媒介伊蚊在我国分布广泛,病毒输入后有可能会被快速传播。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有4种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可以归纳为:突发高热+三红征+三痛+皮疹。
1突 .. UfqiNews ↓
14
...5月份组织开展2-3次集中灭蚊行动.
提前筹划部署6-9月份开展的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清洁家园防蚊灭蚊”夏秋季爱国卫生百日专项行动.
各市县要持续开展好爱国卫生各项工作,特别要以卫生城镇创建(复审)为抓手,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维护市场秩序等专项行动.
组织各级干部入单位小区、入庭院、入户组织指导群众清除积存垃圾,清理卫生死角,翻盆倒灌,清除小型积水,消除蚊媒孳生环境,有效消杀成蚊.
各地、各部门要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加大媒介伊蚊监测力度,督导所辖区域落实活动要求,确保“布雷图指数”达到防控标准,降低登革热传播风险.
要建立健全环境卫生整治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和蚊媒孳生地清理工作.
要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发动单位、住户(农户)全面做好环境卫生治理,彻底清理乱堆乱放和各种杂物,彻底清除各类小型积水等蚊媒孳生地,做到不漏一村(社区)一户,不留死角,确保“布雷.. 05-11 10:30 ↓ 20
...感染科主任医师晏泽辉接诊后,查看了王先生情况,发现他多处淋巴结肿大、双下肢有针尖状出血样皮疹,且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下降.
在仔细询问病史,得知对方去过登革热流行的广东地区,且被蚊子咬过,晏泽辉考虑其患上了登革热.
经过进一步检查,明确王先生的确患的是登革热.
之后,感染病科让他接受了对症治疗,10月上旬,王先生顺利出院.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病,由伊蚊叮咬后传播给人类.
登革热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的城市广泛流行.
我国本土病例多分布在广东、云南等沿海或沿边地区.”
游忠岚介绍,登革热高发季节为夏秋季,一般自5月份开始逐渐增多,8-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游忠岚说,登革热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骨关节疼痛,面部颈部胸部潮红,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皮疹,同时可能伴有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
部分患.. 10-17 10:10 ↓ 17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