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30 09:00 .. 并被禁止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与网络直播有关的经营活动。
法院经审理查明,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期间,被告人季某某为提升网络流量及关注度,通过在某短视频平台注册“秦某某工作室”账户,多次采取使用本地区方言肆意谩骂等方式,公然侮辱本地区有一定网络影响力的被害人7名,发布侮辱视频45部,累计被播放62万余次、转发1500余条、评论1900余条,引起不明真相的网民围观起哄,导致被害人社会评价降低,严重侵害被害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并引发治安案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归案后,被告人季某某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
在审查起诉阶段,被告人季某某出具了认罪认罚具结书,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罪名及提出的量刑建议均无异议,并表示自愿认罪认罚。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季某某为提升网络流量及关注度,在信息网络上通过发布视频方式多次对多人进行肆意谩骂、恶意诋毁,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严 .. UfqiNews ↓
3
...因为一些网暴行为已经呈现出无差别攻击的特点,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此次“意见”针对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网暴行为,在准确适用法律上,进一步明确了诽谤罪、侮辱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等适用情况,正式实施后,就可以给一线执法者提供更为明确的执法依据和标尺.
与传统违法犯罪不同,网暴往往针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实施,被害人在确认侵害人、收集证据等方面存在现实困难,维权成本极高.
这就需要司法机关增强主动性,适时、有力介入,从而挤占网暴者的侥幸心理和逃逸空间.
当然,网络暴力也不是一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也不能成为给人扣帽子、上纲上线的工具.
在最近的几起热点事件中,舆论场就出现了关于网友的一些围观热议是否构成网暴的争议.
“意见”明确,“通过信息网络检举、揭发他人犯罪或者违法违纪行为,只要不是故意捏造事实或者明知是捏造的事实而故.. 06-10 05:10 ↓ 26
...我们是通过先起诉平台,获取他们的账号信息,然后进一步定位本人信息.
我认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过得都不太好,说白了,比较闲.
比如江秋莲案的一个被告,给江歌妈妈画了很多漫画,把她画成慈禧太后,还有一些很血腥的.
她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小女孩,90后,正儿八经的大学生.
在法庭上,她说她的动机纯粹就是无聊.
她本身是学医的,觉得(生活)很压抑,想通过画漫画来缓解这种情绪.
第二,我觉得他们的思维都很奇怪,有一种自以为是的坚持.
他们总认为自己是在“发掘真相”,所谓“揭露事物的本质”,所谓“纠正错误的观念”.
他们坚持自己所认为的正义,做这些事情,甚至给他们带来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感受).
江秋莲案其中一个被告庭审的时候很忏悔,但服刑出来之后又在网上发,这时候发的话比较隐晦一些,但还是相似的内容.
当然,还有些人(网暴)是为了博关注,争取流量,有商业动机在里面.
我觉得网暴的侵权主体都越来越.. 06-05 18:20 ↓ 19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