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23 11:00 .. 就绷不住。
说到写作,他说自己当年写文章是为了买皮鞋。
说到盗版,他说一年没写书,盗版书商都不耐烦了,今年帮我写了三部长篇了。
余华说他43天写50万字的小说太牛了,他说,不是的,我构思了40年。
央视采访他,主持人问:您现在最希望的一种状态是什么?莫言说:我们结束采访。
从放牛娃到诺贝尔文学奖,这一路的风雨,大概唯有乐观幽默可以消解,而他也把这份幽默送给了年轻人。
然后,是真诚。
他的公号简介简单直白:我想和年轻人聊聊天。
公众号上他话风颠覆,金句迭出,会发语音祝大小朋友六一快乐,会在三八节宣告自己比女性主义者还要女性主义者。
他一开始看不懂网络用语,后来却能把YYDS运用自如。
他去非洲拍动物,让余华选了当下一本书的封面,但要记得打定金。
日子鲜活,文字有趣。
就像个阅历丰富的老朋友,回答年轻人各种奇怪的问题,也消解了他们很多焦虑。
真诚才是必杀技,这在莫言的文字和语音里,都能感 .. UfqiNews ↓
1
...同时也是优秀的剧作家.
但莫言坦言,小说家写话剧,虽然应当是本色行当,因为每一部优秀的小说里,其实都包藏着一部话剧,但是小说家“转型”成剧作家却并不容易.
他真正的处女作就是一部没有发表的话剧——《离婚》.
莫言回忆说,1978年,他从电视上看到了话剧《于无声处》,又读了曹禺、郭沫若的剧本,就写了那样一部带着明显模仿痕迹的剧本.
这部剧本的最终结果是因多次遭到退稿而被作者本人焚毁,但莫言对话剧的兴趣,想要成为一名剧作家的热情从未褪去.
虽然是因为小说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但是在文学创作路上,莫言从来没有放弃成为剧作家的追求,他开玩笑地说:“我在莎士比亚的雕像前立下了誓言,有生之年,我的目标就是从小说家转型成一名剧作家,从而区别于余华和苏童.”
取材现实挖掘人性,是文学作品打动人心的原因“我写剧本其实就是受到莫言的启发.”
王安忆感慨,她的剧本创作之路同样艰辛.
她的剧本处女作《.. 05-21 02:40 ↓ 48
...他回到高密县城的家里种了一院子的葵花,洒满阳光的葵花田,波涛般起伏的金色花朵.
第二年,他一口气写了16个短篇小说,大部分都收录在这个短篇小说系列的《神嫖》之中,他将源自故乡的精灵和传奇化为文字.
而这一次,作为纪念展的策展团队成员之一,我从“从葵花田里再出发”读到了小说之外的养分.
写作是一份孤独而辛苦的工作,但文学将我们与他人联系起来,也为过去和现在赋予了意义.
“饺子”也是这次莫言主题展最初就被确立的关键词,而最后一块展板以莫言的《饺子歌》以及在雪地里一蹦三丈高的照片为结尾,是一个小小的首尾呼应.
“饺子啊饺子,你优美流畅的线条,你光滑洁白的表皮”,这一定不是莫言老师最好的诗歌,这也不是他最好的书法作品,但驻足在此,似乎能看到那个眼巴巴盯着下锅的饺子快快漂起来的小男孩,以及在未来每一次吃饺子时都很心满意足的莫言老师.
备展时,莫言提供了《红高粱》的珍贵手稿,连他自.. 01-14 12:30 ↓ 41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