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3-10 10:30 .. 吸引众多农业科技工作者“追着太阳育好种”。
“新中国成立以来,700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70%都经过了南繁洗礼.”
陈凡说,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先生在三亚南繁基地培育出杂交稻,为中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杰出贡献。
陈凡回忆起自己20年的南繁经历,“当时连洗热水澡的地方都没有,更别说科研条件.”
2018年海南开始建设崖州湾科技城,南繁科技工作者这才真正有了“家”。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何琼妹代表描绘了现在的“南繁硅谷”:划定26.8万亩高标准农田、5000亩生物育种专区;专设知识产权特区审判庭、农业新品种审查协作中心;《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2023—2030年)》《海南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出台;种业产值突破120亿元……“我们现在的粮食单产比新中国成立之初提高4.8倍,到2030年要再提高20%.”
陈凡认为,种子稳产、高产仍然是“南繁硅谷”的目标。
怎样发展 .. UfqiNews ↓
12
...议案数量略有增加,质量明显提升.
本次大会代表提出的议案中,代表团提出的26件,3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的272件.
这些议案中,292件为法律案.
按照法律体系的7个法律部门梳理分析,涉及宪法相关法类12件,民法商法类28件,行政法类86件,经济法类69件,社会法类44件,刑法类14件,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类39件.
郭振华介绍,目前,大会秘书处收到代表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7000余件.
代表建议关注比较多的问题主要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完善数字治理体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等.
今年的代表议案呈现以下特点:坚持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
代表提出的议案反映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有关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议案81件,占法律案的27.. 03-10 19:30 ↓ 20
...“聚光灯”下的中国两会,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今年有3000多名中外记者报名采访中国两会,其中境内记者2000多名,港澳台记者和外国记者1000多名.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14亿多的人口,中国政府制定的政策不仅关乎中国人民,对全世界也有重要影响.”
第一次报道中国两会的约旦通讯社记者瓦法说,她最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医疗卫生以及民主等话题.
2023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新一年,中国如何谋划发展、能否实现新发展目标,成为外媒关注的焦点.
3月5日当天,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以《中国经济增长目标维持在5%左右,表明政府持乐观态度》为题发表报道,指出这一目标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此前的预期,展现了中国政府对扭转经济形势的信心.
罗马尼亚电视台记者斯坦-埃马努埃尔·内亚克舒已经在中国生活了5年,今年是他第一.. 03-11 03:10 ↓ 13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