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3-03 20:40 .. 不法分子通常先以“网店客服”“营销推广”“招聘兼职”“婚恋交友”等为借口,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联系消费者,采集发音、语句或面部信息。
再利用“拟声”“换脸”等技术合成消费者虚假音频或视频、图像,以借钱、投资、紧急救助等借口诱导其亲友转账汇款,或提供银行账户密码等敏感信息,随后立即转移资金。
此外,不法分子还可能对明星、专家、官员等音视频进行人工合成,假借其身份传播虚假消息,从而实现诈骗目的。
由于此类诈骗手段迷惑性、隐蔽性较强,诈骗金额较高。
监管部门提醒市民:网络渠道“眼见”不一定为实。
“拟声”“换脸”等合成技术的一大特点即“以假乱真”,不法分子可利用此类技术轻易伪装成他人,并通过快速筛选目标人群、定制化诈骗脚本,精准实施诈骗。
因此,在涉及资金往来时,一个“声音很熟的电话”、一段“貌似熟人的视频”都可能是不法分子的诈骗套路;转账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
面对自称 .. UfqiNews ↓
4
...在随后的一段里时间刘某就一直和对方讨论股票的行情和走势.
那段期间,刘某还接触了一种名叫“火币PRO”的虚拟货币,看到周围有人“炒币”一个月能有20%的收益,刘某就想进行投资,但入门门槛最低需要十万元人民币才能操作.
刘某当时资金缺乏,就开始动了歪心思,想忽悠吴某来投钱,用她的钱来赚取收益.
于是刘某就骗吴某,谎称自己是招商证券的员工,有内幕消息,可以买到上涨的股票,一年给她最少20%的收益.
因为刘某掌握一定的股票知识,给吴某推荐了几只股票,吴某发现这几只股票果然就上涨了,吴某便对刘某是招商证券员工的身份深信不疑,认为刘某确实有内幕消息,就让对方帮助她炒股赚钱,刘某满口答应.
为了让吴某相信这是正规操作,刘某制作了一份投资理财协议.
2017年5月11日,刘某和吴某签署了第一份理财协议,一式两份,约定投资款20万元,投资时间是一年.
刘某收到20万元款项后,开通账号准备.. 04-13 16:30 ↓ 50
...甚至侵占老年人的退保资金.
案例二:“以房养老”陷阱不法分子打着“以房养老”旗号,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购买所谓“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实际上是以老年人房产办理抵押借款,获取资金后挪作他用甚至挥霍.
一旦资金链断裂,老年人不仅无法收回本金、获得收益,还将面临房产被强制拍卖的风险.
案例三:“投资理财”陷阱不法分子打着“国家扶持”“政策补贴”旗号,通过虚构投资理财项目或夸大投资收益,以“低风险、高回报”为噱头进行诈骗.
不法分子首先鼓动老年人“小额投资”,然后按时“高额返利”,进而诱使老年人追加投资金额,一旦收到大额资金便卷款跑路.
针对以上骗取老年人养老钱的三类陷阱,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示老年消费者:一、不信“偏门”不贪“小利”,提高警惕防诈骗.
一方面不信“偏门”,办理各类金融业务一定要通过正规机构和渠道;不贪“小利”,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
另一方面.. 04-08 05:30 ↓ 33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