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2-09 21:50 .. 贯穿世间俗常与文学情怀,凸显了诗人为时代存证的精神追求。
诗集第一辑“去哀牢山”,是与乡村日常有关的诗歌。
两年的下乡扶贫经历,让这部分作品带有时代主题的印记。
整辑诗作语言澄澈、意境清朗、节奏紧凑,囊括了层次丰富的乡村感受,使诗意的落点明白有序。
开篇《去哀牢山》写道:“不要开荒种菜,山上有蕨,有蘑菇/还有野芭蕉,毛竹笋……白天跟着太阳走/夜晚跟着月亮走.”
这种来自山野的天然,透着质朴、纯真、冷峻,还有不可回避的些许蒙昧。
进入此辑,可以跟随诗人的脚步,抵达大山中的村庄,在村寨的不同场景驻足。
这些特定地域的现实状态,以现场、物象、村民、事件为衔接,揭示了村落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诗人常常选择某个个体进行书写,但所选人物同时又是群体的代表。
“如果你在路边,见到/一个六十岁的老汉/说梦话,娶儿媳妇/那是我的联系户/帮我把他叫醒,给我发微信.”
(《访建档立卡户不遇》)诗歌是 .. UfqiNews ↓
1
...蕴含着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民俗体验游受到游客的格外欢迎.
包粽子、赛龙舟、插艾草,这些传统的端午习俗在当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生命力,点燃了民众的消费热情.
“屈原故里”湖北宜昌、“龙舟之乡”广东东莞等民俗小城成为了端午假期体验传统文化的理想目的地.
船桨舞动,水花四溅,锣鼓阵阵……龙舟健儿奋楫争先,吸引着游客呐喊助威、拍照“打卡”.
广东佛山叠滘赛龙舟现场图.
受访者供图“第一次看‘龙舟漂移’,现场太震撼了!”从北京前往广东佛山叠滘观看赛龙舟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这次端午节过得很有“仪式感”,“观看赛龙舟的游客来自全国各地,小小村落异常热闹,不论是孩子还是老人,大家都沉浸在赛事中.
飞舟竞渡勇争先,这次真的体验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个端午佳节,“国风集市”、“新中式”旅行绘就端午消费新图景.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文旅产品的创新为节日赋予新活力,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
在.. 06-11 11:30 ↓ 13
...让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舒适与诗意.
在玉林生活广场,一位市民最感怀于成都地铁的便利,“每条地铁线从哪里到哪里,在哪里转乘,很顺畅!”想必,他可以回答千余年前杜甫提出的疑问——“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那便是“坐地铁3号线,到武侯祠”.
成都花事再现“花重锦官城”如果把成都写成诗,哪一首最能让你“乐开花”?从古至今,成都都是一座满城芳香的城市.
而提到花卉与诗歌在成都的“缘分”,更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芙蓉和海棠.
芙蓉,是“蓉城”得名的历史渊源,也是当下成都的繁盛花景.
“四十里城花作郭,芙蓉围绕几千株”,一位奶茶店主念出清代诗人杨燮笔下成都遍开芙蓉花的美景.
2024成都世园会工程部安装工程师马志亮也用“蜀纻于今夸丽密,浪花堆里缬芙蓉”来点赞成都的芙蓉文化.
在世园会的场馆与会徽设计中,均融入了芙蓉元素,形成一种跨越时空的呼应.
海棠,也是成都久负盛名的花卉.
农.. 04-02 21:50 ↓ 11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