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2-02 06:30 .. 当液态的“鼻内口罩”进入鼻腔后,在人体温度的作用下,可以很快地由液态转化为凝胶态,从而在鼻腔中形成一层凝胶防护层。
“该防护层能够通过拦截和诱捕这两种作用,阻止病毒气溶胶进入肺部,并且能够使病毒气溶胶中的病毒失去感染能力.”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过程工程所副研究员王双说,当病毒气溶胶被吸入鼻腔时,该凝胶防护层中的正电荷凝胶能够拦截并吸附带负电荷的病毒气溶胶颗粒,从而阻断其向下游气管及肺部的传播;而嵌合在凝胶中的微米级细胞囊泡,能够进一步借助表面高表达的病毒受体,诱捕病毒进入囊泡内部使其失活,以此保护鼻腔上皮细胞不被病毒感染。
上述两种作用协同,可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制备了多种不同浓度、不同配比的水凝胶。
通过考察它们的喷雾性能、温敏性能、气溶胶吸附性能等,我们最后筛选出了一个多方面均有良好表现的凝胶配方.”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过程工程所博士生胡校铭说 .. UfqiNews ↓
1
...南方+:流感患者有何症状和特点?甲流与乙流有何症状区别?彭劼:患者有发热、咳嗽、咽喉痛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
但是,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并不严重,没有出现大量的重症患者,占比较之前来讲也并没有增加,公众不必恐慌.
甲流和乙流都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全身中毒症状,因此并不能通过症状来对两者进行区分.
但与乙流相比,甲流的症状会更重,传染性更强,患者持续发热时间更久.
但个体之间的症状还是有区别的,因此建议患者进行检测,并及时进行治疗.
南方+:为何乙流会呈波动上升态势?彭劼:甲流病毒和乙流病毒都会出现在人群中,假设感染了甲流,有一部分人会获得免疫力,那么感染乙流的风险就会相对降低.
但是,假设一个人近期没感染过甲流或乙流,乙流成为优势病毒株后,就有可能会感染上乙流.
短期内先后感染甲流乙流可能性不大南方+:出现先后感染甲流和乙流的概率大.. 01-16 04:40 ↓ 25
...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接触眼睛、鼻或口.
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尤其是家中有老人与慢性病患者时.
重点场所防控.
托幼机构、学校、家庭、医院、工厂、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容易出现聚集性疫情.
应加强这些重点场所的日常通风、清洁、消毒工作,一旦出现疫情及时处置上报.
二、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所有人群易感.
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咽痛、头痛等为主,严重时可发展为肺炎支原体肺炎.
近期肺炎支原体感染进入流行高峰,多见于儿童,学校和家长要特别注意日常防护,发现儿童出现剧烈咳嗽、持续高热等症状时及时就诊.
防护措施:要培养儿童健康的作息和饮食习惯,进行适度的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多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尽量.. 01-09 23:30 ↓ 19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