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1-24 17:50 .. 每个月都会收到自动扣钱的短信,于是我就去问了我的父亲,因为自动续费的标识很不清楚,我的父亲以为只是付完这个月的钱,后面就不用付钱了.”
相比于开通自动续费的标识不清楚,更被诟病的是自动续费关闭程序极其复杂,不少媒体甚至将此形容为“套娃”或“连环扣”。
江西用户刘诗雨说,自己曾开通过某视频网站的会员。
刘诗雨表示:“后面那段时间都没怎么用,然后突然发现怎么老扣费,我就去问别人,对方说是不是点了自动续费。
一开始不知道取消键在哪里,大概弄了一两天,就在网上找攻略,弄了很久,才找到取消自动续费的键。
好像是到支付宝里面找某个功能,才能关闭自动续费.”
有媒体总结了在苹果应用商店关闭自动续费的步骤:第一步,在APP内取消连续包月/包季/包年的服务;第二步,在手机设置中选择要关闭的订阅服务,再取消订阅;第三步,要在支付平台——微信和支付宝等查看和取消自动扣款。
王琛说,自己也是反复 .. UfqiNews ↓
4
...直播营销平台经营者应当根据消费者的要求提供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相关信息以及相关经营活动记录等必要信息.
“进一步细化了对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的监管.”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东说,条例为解决新业态萌发的新问题提供了明确的解决路径,营造更加安全、诚信、公平的网络消费环境,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
大数据“杀熟”等问题治理更精准有网友晒出假日酒店预订截图,同一时间、同款房型,用会员和非会员账号下单,显示不同价格,而会员显示的价格更高.
面对明显的价格差异,不少网友吐槽平台标价“任性”,区别对待消费者.
条例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的价格或者收费标准.
“这精准地对大数据‘杀熟’做出了规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说,条例针对消费者知情权保障,从经营主体、商品服务、用户评价、交易.. 03-22 18:50 ↓ 18
...有的短视频平台推送离奇浮夸的“微短剧”,以极低价格诱导观众观看并默认开通免密支付,自动播放下一集并按集扣费.
截至5月末,在网络投诉平台“黑猫投诉”的累积案例中,有近5万条投诉中包含搜索词“免密支付”,涉及众多网络平台和应用.
大量投诉反映用户在不知情或未经同意的情况下被“私自”开通免密支付,也有用户在不知情时被免密扣款、盗刷.
江苏省消费维权公益律师团成员、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孙韬认为,免密支付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减少支付过程中的繁琐操作.
然而,不少消费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免密”,甚至因此遭受经济损失.
留心套路小心“坑”为推广免密支付、自动续费,不少网站和商家花样百出,消费者要留心这些套路,避免“踩坑”.
警惕默认勾选开通,以防扣款“悄无声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魏先生最近查了下支付宝,意外发现自己居然与打车平台、共享单车租车.. 06-07 10:10 ↓ 14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