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12-25 07:30 .. 一切归于平静脑海只留下那一句Morning,principessa。
很感人,也希望世界没有苦难。
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
但生命的每一刻都是美丽的。
3、《钢琴家》我还以为钢琴家会做点什么,实际上他一路被拯救,一个尊敬他的人,他的朋友,甚至一个德国军人。
最后他也没有回馈,只是他坎坷的一生以及被战争迫害的一生,他当然可怜。
但我更喜欢辛德勒那样的奉献。
4、《沉静如海》我们是无法相爱的,但我爱你。
好悲伤,全片男女主只有一句对话,是在告别的时候,从未触碰过的爱人,在看向彼此的每一个瞬间,眼睛都在说着我深爱着你。
沉默克制却有万钧之力,眼神传递的信息比语言更真诚更深刻,演员演得太好了,后劲十足。
5、《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感觉导演拍这个最初只是为了最后的几个镜头,太理想和一气呵成的灵感,窒息的配乐,恰如其分的大雨,司令官被床架框出的遗像感,母亲被铁网林立在外的哭声,缄默的铁门和 .. UfqiNews ↓
2
...从影片故事整体的组织结构和叙事方式来看,《万里归途》属于限知视角的公路片模式,主人公走到哪里,故事就发生在哪里.
影片又通过宗大伟、成朗两位主人公逐渐相互认同、影响的过程,融入以家国情怀、使命担当为核心的成长叙事,赋予角色可观的性格深度.
影片重点是“文官撤侨”,但其枪战戏、爆炸戏的处理毫不马虎,相关场景的安排调度借鉴了战争片、警匪片的拍法.
据介绍,《万里归途》从拍摄、制作到放映,都充分运用、发挥了IMAX的技术优势,这一点,我观影后深有感触,该片在视听效果上表现突出,极具商业大片气质.
《万里归途》塑造的外交官也与传统英雄叙事模式下的主角形象颇为不同.
在异国他乡,外交官是旗帜、是堡垒、是灯塔,然而同时,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有自己的牵挂和执念,他们会茫然、会恐惧,但在危难之际、责任之下,他们勇敢无畏、一往无前、不辱使命,因为平凡,所以伟大.
让英雄接上地气.. 10-11 17:20 ↓ 43
...美国什么会产生那么多反战影片?不正是因为他们惯爱挑起战争吗?侵略者不反战谁反战?07我为什么看不惯这种反战思潮呢?就是这些热捧美式反战思维的人,一直有一个错觉:总觉得反战电影很有用似的.
“看完美国战争片之后,希望以后再也不要有战争.
看完国产战争片之后,好振奋,干掉鬼子真爽,我也想拿起枪上战场杀人.”
电影的作用要真有这么大,那美国应该是世界上最厌战的国家才对,但事实完全相反,美国拍了世界上最多的反战电影,但同时也是发动战争最多的国家.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怪:你说中国电影鼓吹和赞美战争,但100多年来中国从来没有侵略过别人呀!你说美国反战电影拍得多拍得好,但二战后的美国却发动了世界上81%的战争.
可见影片是否反战,跟这个国家是否反战,没有半毛钱关系.
08那些说《长津湖》没拍出反战思想的人,我觉得就是脑子有病.
按照你们的脑回路就是:美国人把我的爹杀了,然后拍部电影告.. 11-16 19:00 ↓ 20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