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8-08 04:30 .. 要治理好这样一个大家庭,得弄清楚这个大家庭有哪些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群体。
他亲自负责调研南方片区不同的民族群体,认识到“小少民族”存在的价值,提出民族走廊的概念。
在小城镇的发展上,费孝通在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
此外,在知识分子的调查研究上,费孝通认为知识分子跟国家的人才战略是联系在一起的,建议国家重视知识分子、重视人才。
实践驱动费孝通搞调查研究所追求的核心问题,就是“从实求知”和“致富于民”。
他始终坚持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地关注身边具体的村落和人群,用可行的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费孝通将这种应用型研究称为微型研究。
微型研究就是在一定的地方,在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范围内,同当地人结合起来,对这些地方居民的社会生活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他明确指出:“(要认识中国社会)首先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地探讨客观规律。
科 .. UfqiNews ↓
21
...家庭成为每个人应对疫情的安全港湾,人们宅居家中,彼此间的关切和担忧转化为对中央号令的高度配合.
费孝通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到过,全国这么多人在外面漂来漂去,为什么中国的秩序还是稳定的?他说秘密就在家庭,因为人人是为了家,同时又有家作后盾.
费孝通的这个说法,在学术界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在改革开放顺利发展的时期,家庭的作用只是在默默地发挥,即便整个社会的空间流动性和结构变动性都非常剧烈.
但当这次疫情汹涌而至,政府明确号召“居家隔离”,使得家庭作为一个重要社会单元被凸显,家庭对于中国社会稳.. 06-20 17:40 ↓ 102
...费孝通早年在东吴大学读了两年医学预科班,目的是想治病救人.
但面对国家风雨飘摇、人民贫穷落后的局面,他意识到,中国的问题不是一两个人生病的问题,而是中国会不会亡国的问题.
他觉得,医治社会比医治人更重要.
费孝通转到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下决心研究中国的社会,目的就是要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来医治中国社会的病症;就是为了学以致用,以自己的知识来帮助中国摆脱贫困,走向富强,实现救国富民的人生目标.
费孝通说:“我是个知识分子,也是一个从知识分子家庭里面出来的人,特别是经过‘五四’运动,相信科学救国.
我们希望的是从了解中国的问题出发,能够找到一条出路.
这是当时时代赋予我们青年人的一种向往.”
在英国读书的时候,费孝通的导师马林诺夫斯基一眼就看到了他的这位学生的志向,他说,“费博士是中国的一个青年爱国者,他不仅充分地感觉到了中国目前的悲剧,而且还注意到了更大的问题,他的伟大的祖国进退.. 11-25 13:50 ↓ 32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