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7-06 20:10 .. 来自各地的学者在此参加第五届“南朝佛教与金陵·南朝佛教学派与佛教中国化”的学术研讨会并纪念江苏尼众佛学院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是有特别重要意义的。
杨曾文教授表示热烈祝贺,因未前来赴会,谨请董群教授代读致辞。
回顾佛教传入中国,在经历了两汉至西晋的初传、东晋十六国时期的迅速普及,至5、6世纪进入南北朝以后,随着佛教研究、经论讲说和撰述盛行,迅速兴起佛教学派,为隋唐带有鲜明民族特色佛教宗派的成立打下思想基础。
仅从南朝来看,在佛教研究、经论讲述撰述中,既有精通某些经论的学僧,也有身为士大夫的儒者。
当时的学派并未形成严格的组织。
一些学僧,精通大乘《大涅槃经》、“三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摄大乘论》者,被称为涅槃师、三论师、摄论师等;精通小乘《成实论》《毗昙》(《发智论》《阿毗昙杂论》《心论》)者,则被称为成实师、毗昙师等。
虽也有师资传授,然而尚未成立系统新 .. UfqiNews ↓
4
...与会嘉宾围绕佛教的包容智慧、精神内涵、法脉传承、典籍结集、社会责任、文化艺术、人间佛教的思想与内涵、中道思想、和平智慧等主题,深入研讨挖掘佛教文化精髓、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表示,希望以论坛为平台,传承佛教慈悲智慧精神,弘扬佛教和平教义,团结世界佛教徒和一切爱好和平的有识之士,为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携手努力.
论坛通过了《雪窦山宣言》,倡议坚持以戒为师,勤修三学,推动佛教健康传承;开展三大语系佛教经典、思想交流互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施佛教典籍数字化工程,丰富人类文明宝库;加强当代佛教思想与实践研究,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推动佛教艺术创新发展;积极开展佛教友好交流,传承发展传统法谊,发挥佛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积极作用.
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10月15日至17日举行,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代表、专.. 10-27 18:30 ↓ 15
...这些商人和旅行家将他们的文化、宗教和艺术带到了泉州,为泉州的全方位繁荣做出了贡献,并在其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开放的泉州,展现了不同宗教、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共存的图景,成为东西方文明碰撞交汇之城.
不同文明交融互鉴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处是泉州城市文化的重要特征.
纵观整座城市,无论是随处可见的历史印记,还是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都在见证中外文化的和谐共振.
泉州的博物馆里,成千上万件镌刻着阿拉伯语、拉丁语、梵语等不同语言的文物,以及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佛教等不同宗教的墓碑,都在静静诉说这个城市对不同宗教和文化的兼收并蓄.
在泉州市中心,开放包容的历史证据随处可见.
在涂门街,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清净寺静静伫立,饱览千年历史沧桑.
而在几十米开外,就有一座关岳庙,这是中式传统风格的道观.
诸如此类反映不同宗教共存的情景在泉州并不少见.
站在泉州西街的一个十字路口,你会发现,.. 01-28 11:00 ↓ 11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