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6-24 02:50 .. 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会馆是北京城市发展的亲历者,也是古都文化开放融合、生生不息的重要见证。
2021年,北京市研究制定《关于推动文艺院团演出进会馆旧址的工作方案》,聚焦建设会馆演艺新空间,促进文化空间资源与文化内容资源有效对接。
8个会馆先行先试,打造“会馆有戏”文化品牌。
本报记者走进正乙祠,通过一座戏楼的重生,探寻“会馆有戏”如何在保留城市文化记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让历史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
——编者场灯渐暗,聚光灯亮起。
戏台前端,纱幔影影绰绰。
中阮演奏家冯满天指尖轻动,琴音空灵,在古老戏楼回响。
4月初,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正乙祠戏楼,一场名为《古祠听春》的阮咸音乐会在此奏响,“正乙祠重张一周年演出月”由此开 .. UfqiNews ↓
8
...门头上“古虞名郡”四个字昭示着韶州的深厚历史.
“韶州因舜帝南巡奏韶乐于韶石上而得名,自古以来就有‘古虞名郡’的美誉.”
广东省韶关市文化文物景点管理中心主任伍海波说.
北京,是名副其实的会馆之都.
会馆发祥于明前期的北京,距今约600年,而后逐渐遍及全国.
会馆的建立,最初与进京赶考密切相关.
各地的故里乡绅或者本籍京官出钱行义、置地建房,免费提供给本籍学子居住,陆续诞生了数百所会馆.
韶州会馆是其中之一,历史上曾为广东省韶州府旅京人士在京建立的同乡试馆,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距今已有155年.
2013年,韶州会馆被核定公布为东城区不可移动文物.
2022年,韶关市以“小空间大风度”为理念,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原则,对韶州会馆进行了修缮和布展.
目前会馆占地面积480平方米,建筑面积284平方米.
穿过门廊,步入韶州会馆院内,正房、东西厢房、倒座房修葺一新,中间.. 05-25 17:40 ↓ 18
...北京市台联供图千龙网发京台会新时代两岸融合讲坛得益于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汪毅夫的创意和策划,以及全国台湾研究会和北京市台联的共同努力.
该讲坛作为两岸交流的特色品牌项目,兼具学术专业性和文化传播力,不仅为两岸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智慧的平台,也为两岸民众增进了解、加深友谊搭建了桥梁.
通过讲坛的举办,可以推动京台两地在人文、经贸、智库等领域的交流融合,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截至目前,京台会已成功举办四期活动,其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每一期讲坛都围绕两岸关系的热点话题展开深入讨论,为促进对台研究和两岸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讲坛还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让更多两岸民众了解讲坛的内容和精神,增强了讲坛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图为与会领导和嘉宾合影.
北京市台联供图千龙网发可以说,京台会新时代两岸讲坛为两岸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应继续发挥.. 01-10 16:10 ↓ 12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