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6-09 03:20 .. 1945年至1949年赴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仪器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1956年回国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工作。
1968年至2018年,先后在国防科工委第五研究院502所、七机部一院13所、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科技集团工作。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陆元九是中国航天惯导系统的领军人物,为我国惯性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运载火箭、导弹武器、人造卫星和载人飞船方面的应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一直重视培养人才,曾寄语青年科技工作者:“把创新当作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在党的旗帜的引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科技报国,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我们伟大的国家和民族.”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苑)已有人参与卫星测控专家(1943年5月31日—2019年7月28日)中国著名翻译家(1937年-2019年6 .. UfqiNews ↓
6
...于2023年6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陆元九于1920年1月出生在安徽省来安县.
20世纪30年代,陆元九到重庆接受大学教育,是中国本土第一批系统学习航空技术的大学生.
20世纪40年代中期,陆元九考取了赴美公费留学生的名额,成为第一批赴美公费留学生,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深造.
在美国选择专业时,陆元九知难而进,选择了仪器学,师从着名自动控制专家查尔斯德雷珀教授,研究当时很少有人听过的惯性导航.
通过4年苦读,陆元九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
陆元九于1956年回到故土.
随后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陆元九在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同时负责多项工作,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主持组建了中科院液浮惯性技术研究室.
同时,他还坚持撰写专着.
1964年,他的着作《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上册)》出版,这是中国惯性技术方面最早的专着之一,对中国惯性技.. 06-07 12:20 ↓ 23
...从此穷尽毕生精力在中国乃至世界航天领域擎起一面旗帜……这既是个人奋斗创业、爱国报国的非凡经历,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白手起家、自立自强的辉煌历史.
陆元九资料图片一辈子不会忘记那几分钟“我所从事的专业方向,简单说,就是把耳朵堵住、把眼睛蒙起来,不同外界接触,通过特定的仪器设备随时随地测量物体的方向、速度,从而到达目的地.”
陆元九喜欢直白地描述自己从事的惯性导航研究.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那一年,陆元九在公派留洋考试中突出重围,考取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生,师从世界著名自动控制专家C·S·德雷伯教授.
经过四年寒窗苦读,1949年,陆元九以优异成绩获得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
此时,他获知了新中国成立的消息.
然而,一道道难关却横亘在陆元九和祖国之间:中美两国没有外交关系,无法办理回国手续;从事的研究属于重要机密,美国当局正强迫办绿卡永久居留,怎么肯放自己回国.. 06-13 18:40 ↓ 12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