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4-02 15:50 .. 约定学习周期自2019年12月22日至2021年12月21日共计24个月,购买课程两年课时包,课时券数量192,购买金额17050元。
2019年12月15日李某通过支付宝转款500元,2019年12月22日,李某通过支付宝支付16550元。
受多种原因影响,该公司于2021年11月1日停课,不能再提供培训,李某要求退还剩余未履行课时费,因协商无果,李某诉至法院。
历下区法院经审理后依法判决被告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退还原告李某课程费用10123元。
为何预付费领域维权纠纷频发?槐荫区法院王辉法官向记者介绍了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商家不诚信。
消费者通过预付费方式消费时,多数商家会提供一份格式合同,但是商家的口头承诺并未写入,少数商家根本不和消费者签订服务合同,消费者自己也未要求签订。
当消费者要求商家履行承诺时,商家往往以双方合同未约定为由拒绝,从而导致纠纷的产生。
此外,一 .. UfqiNews ↓
25
...96课时差不多要3万多元了.”
许女士说道.
事实上,为防范“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教育部门早已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作出相关规定.
2021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面向中小学生的培训不得使用培训贷方式缴纳培训费用.
校外培训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
2022年12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强调了上述规定,同时,在一次性收费的金额方面,《意见》新增了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的规定,防止一次性收费过多增加资金风险和家长负担.
“巧立名目”诱导家长购买大课包2月底,在给孩子的乐器班交培训费时,北京家长郭先生被培训机构老师.. 03-18 14:50 ↓ 25
...陈女士多次联系商场协商未果,无奈诉至莱西市人民法院.
“这类案件,消费者寻找‘消失’的游乐场十分困难,起诉直接侵权人步履维艰.”
莱西市人民法院法官单松源了解到游乐场“跑路”后,商场尚留有游乐场质保金,遂多次组织庭前调解,向双方当事人释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引导双方达成调解,最终商场同意将预付款全额退还给消费者.
实际上,对于此类预付费纠纷,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明确规定,第五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
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第四十三条规定,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
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 04-02 01:00 ↓ 22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