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3-08 06:10 .. 一些农民为了抢抓农时,偷偷露天焚烧秸秆。
“从公路上开车一过,经常看到路旁田间泛着火光,走近了真是‘辣眼睛、呛鼻子’,让人非常不舒服。
乱烧秸秆,不仅污染空气,还存在火灾风险.”
孙斌说。
然而,黑龙江省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秸秆数量庞大。
一边是保护环境的禁令,一边是春耕生产的时令,躺在田间的秸秆成为农民的一块“心病”。
“唯有堵疏结合,才能让‘火龙’从田间彻底消失.”
2018年,孙斌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加大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的建议》,其中包括加大秸秆还田农机设备研发,并进行适当补贴。
这一建议得到国家相关部委和黑龙江省高度重视。
黑龙江省提出进一步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支持力度,出台完善相关政策,培育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近年来,得益于一系列利好政策,昔日“无处安放”的秸秆正在“变废为宝”。
黑龙江省积极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 .. UfqiNews ↓
26
...让因过度开发利用而变“瘦”变“薄”的黑土地重新变“肥”变“厚”.
2022年秋收时,《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北安市革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看到,玉米棒子被大型收割机收入舱内,地上留下一层被粉碎的玉米秸秆,远远望去如同给黑土地盖上一层被子.
“前些年秋收后秸秆都堆在地里直接烧了,现在我们进行保护性耕作,秸秆全量还田.”
合作社理事长李富强说,保护性耕作既减少了土壤的风蚀和水蚀,还增加了土壤有机质,2022年玉米平均亩产比2021年高出一二百斤.
近年来,黑龙江省探索形成以秸秆翻埋还田、秸秆粉碎还田、秸秆覆盖免耕等为主的黑土地保护“龙江模式”和以水稻秸秆翻埋、旋耕和原茬打浆还田为主的“三江模式”,成为中国黑土地保护主推技术模式.
侵蚀沟会导致黑土地破碎化和粮食产量下降.
入冬前,记者来到黑龙江省拜泉县三道镇战斗村侵蚀沟治理现场,工人正在紧张施工.
“我们采用连续式柳编跌水.. 01-12 21:50 ↓ 45
...全场党员干部带头冲锋在“三夏”生产一线,采取昼夜不停顿、人歇机不停的方式,全力加快收储进度,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作为党员,在‘三夏’期间值守大队是我的职责所在.
作为一名有10年党龄的党员,作为新一代的新洋人,我要发扬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优良作风,发扬我们农垦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为‘三夏’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5月26日晚上9点,基层党员杨佳强拿着手电筒在田间巡逻、查看秸秆“双禁”工作,随后又到场头翻看大麦通风、散热情况,忙得不亦乐乎.
他说,“三夏”夜间工作十分重要,需要做好质控相关数据录入、夜间机械作业质量检查等工作,还要防止夜间偷盗以及焚烧秸秆等行为.
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保证“三夏”工作顺利完成,公司党委班子率先垂范,深入收割现场、场头晒场、外拓基地,现场指导收割质量、场头运转、水稻育秧等工作.
此外,公司党委及“三夏”指挥部科学.. 06-02 01:40 ↓ 28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