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3 14:30...湿地是指长期或季节性被水淹没的区域,包括沼泽、泥炭地、红树林、湖泊湿地、河口湿地等,在地球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湿地虽然只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6%左右,但却有40%的植物和动物物种在湿地生活或繁殖。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 0
-
02-03 14:10...是青藏高原乃至环喜马拉雅区域重要的明星物种。因为有它的存在,这些年跟雪豹同域分布的藏狐和兔狲,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所以雪豹不管是从生态学上还是从保护生物学上,都有很大的综合意义。除此之外,环喜马拉雅区域也在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雪豹这些年也和适应气候变化等相关命题结合在一起。如此重要的旗舰物种如何保护?搭建监测体系、摸清... 0
-
02-03 13:10...尤其是生产力越发达,科技越进步,性行为就越是表现出多元化。人类的羞耻感,本身就是动物性臣服的一种文明化体现!02合作维持假说认为,人和其他一些社会性动物向同类的感官“隐瞒”正在进行的交配(以下称为“隐蔽交配”),是为了防止“同一群体的其他个体发现有个现在可行的交配对象,想交配却得不到满足。”,这有助于保持对当前交配对象... 0
-
02-01 02:30...在北京地区不断上升;震旦鸦雀、栗鸢、栗斑腹鹀以及叉唇无喙兰、尖帽草等北京新记录野生动植物也不断涌现。以褐马鸡为例。历史上的北京,原本是褐马鸡的主要分布地之一。在一段时期内,褐马鸡数量减少,甚至极少在北京现身。近些年,研究人员发现褐马鸡在北京的分布点显著增加,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等地经常出现它的身影。这些物种的重现,既印证了... 0
-
01-30 05:50...最大化1:1精准还原真实地形、植被,不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季节更迭、感受大自然800万年来的鬼斧神工,还可以通过数字艺术光影、虚拟现实等多种方式生动了解大熊猫从孕育到诞生、从幼儿到成熟、从国内到世界各地的成长与交流故事,将成为大众尤其是亲子通过声光电结合等多形式多维度了解大熊猫和其伴生物种的极佳平台。除此... 0
-
01-29 18:10...熊猫星球2025全球首展以大熊猫的前世今生为主线,通过打造全扫描写实数字资产,最大化1:1精准还原真实地形、植被,不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季节更迭、感受大自然800万年来的鬼斧神工,还可以通过数字艺术光影、虚拟现实等多种方式生动了解大熊猫从孕育到诞生、从幼儿到成熟、从国内到世界各地的成长与交流故事,将成为大... 4
-
-
01-29 12:00...联合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观鸟协会、青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完成。项目团队历时近30个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生态系统、陆生高等植物、陆生脊椎动物、昆虫、水生生物、大型真菌和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等多个类群开展了系统、完整、规范的调查与评估。团队通过本次调查,结合历史资料,梳理崂山... 0
-
01-28 02:20...提升至2023年的42%、29.5%、51.4%,不仅倒逼进口同类产品价格大幅下降,还推动中国在影像检查次数、效率、数据采集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回望来时路,张强认为,唯有技术创新,才能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关键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只能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他说。13年来,联影医疗瞄准世界顶尖技术,从‘0’到‘1’... 7
-
01-27 13:50...成为3000多只野生动物的“大家长”。彼时,园区主要靠动物表演和有偿投喂营利运转,飞禽走兽大多被关在狭小的空间里。上班第一天,我满怀期待地对10岁的儿子说,“爸爸可以经常带你看动物了”。没想到他嗤之以鼻,“那是小孩子才去的地方!”那一刻我很受震动,如果连孩子都不爱逛,动物园谈何吸引力,又怎能发挥出自然教育等应有作用呢?... 1
-
01-26 17:50...某地机场海关在对进境快件开展监管时,发现一票申报品名为“电水壶”的快件存在异常情况,经拆开纸箱包装,发现内部除申报货物外,四周还充填大量白色泡沫、透明塑料管,每只塑料管内均有1只活体蚂蚁和浸渍液体的棉花,经核数共计979只野蛮收获蚁。该物种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强,传入境内后易造成生物入侵。——认知局限无意入境。由于缺乏外... 0
-
11-11 05:00...从未被记录过,是上海蕨类植物新记录种。瓶尔小草属植物是珍稀古老的蕨类植物,在植物系统学研究和蕨类系统发育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详见↓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需要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坚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其中,生态基底调查结合多元数据分析和多种调查方法,摸清项目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识别生态主要问题,精准指导生态修复工... 1
-
11-10 10:40...摸清了主要生物类群的物种组成、丰度和多样性的水平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团队收集统计分析了近20年来海洋生物相关科研资料,分析其现状、演变特征。“调查表明,崂山湾与丁字湾海域水质良好,富营养化水平、有机污染水平均较低;底栖环境改善明显,沉积物环境较好,总体上符合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教授王影在会... 3
-
-
11-06 13:20...【关键词】生态环境、生物入侵、农业农村【诉求】10月24日20时58分,一网友在红网《问政湖南》长沙县委书记信箱留言,反映浏阳河黄兴镇段出现大量水葫芦,为何不能从根治理?该网友表示,如不及时处理外来物种,将会破坏长沙县生态环境。【处置】收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后,长沙县网上群众工作部将该问题转办至长沙县水利局核实处理。10月... 1
-
11-05 11:00...更新后的《名录》包括兽类7目17科44种、鸟类19目52科281种、两栖动物1目2科2种、爬行动物2目3科3种、鱼类1目2科10种、植物71科225属457种、水生植物21科39属56种、浮游植物9门92属119种、浮游动物5门82属187种、底栖动物4门108属161种、大型着生藻类5门17属18种。图为青海湖。中新... 1
-
11-05 04:40...申健勇介绍,此次科考课题是对在藏东南和滇西北贡山的7个具有代表性的珍稀濒危物种进行调查研究,像墨脱百合、大花水东哥、藏刺薯蓣等,在前三年的野外调查中均有发现。在他看来,调查漫长,要确定课题植物野外资源数量、居群大小、分布区面积和生境情况、群落伴生物种信息,采集目标物种的标本、居群的分子样品,并引种活体植株或种子在中国科... 1
-
11-05 04:10...中新社记者赵朗摄行走中,申健勇介绍,此次科考课题是对在藏东南和滇西北贡山的7个具有代表性的珍稀濒危物种进行调查研究,像墨脱百合、大花水东哥、藏刺薯蓣等,在前三年的野外调查中均有发现。在他看来,调查漫长,要确定课题植物野外资源数量、居群大小、分布区面积和生境情况、群落伴生物种信息,采集目标物种的标本、居群的分子样品,并引... 1
-
11-03 23:40...蓝冠噪鹛野生数量仅有300余只,非常珍稀。我们研究它们,就是为了揭开它们濒危背后的谜团,帮助这个物种恢复、壮大。”张微微说。蓝冠噪鹛不仅身世曲折,殊不知,它的名字也来之不易。曾经,大家对蓝冠噪鹛认识不多,一度把它作为黄喉噪鹛的婺源亚种。直到2006年,英国鸟类学家考勒尔博士从形态学角度,将蓝冠噪鹛列为一个独立物种,并以... 1
-
11-02 23:50...将进一步推动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广东丹霞山是丹霞地貌命名地,方圆约300平方公里的丹霞盆地中密集地分布着雄壮的峰丛-峰林丹霞地貌景观,特殊的地貌形成了“生态孤岛”和“生态热岛”效应,赋予了这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丰富的热带成分,也造就了丹霞山独特的生境和生态区系。目前,生物学家在这里已经发现了40个动物、植物和菌物的新... 7
-
-
11-01 19:10...就是青海湖裸鲤,也叫湟鱼,曾经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破坏,被列为濒危物种。十年来,青海对裸鲤进行了多方位的科学保护,资源量增加到11.41万吨,比保护初期增长了44倍。”在党的二十大“党代表通道”采访中,青海省代表、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祁洪芳介绍说:“如今,青海湖这颗高原‘蓝宝石’呈现出鱼鸟翔集、碧水蓝天的... 1
-
10-31 23:30...图为大会现场。中新网记者李江宁摄青藏高原地域辽阔、气候独特,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既有高原的独特魅力,更具高原的特有挑战,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旗舰物种雪豹,自然成为具备这种独特魅力与特有挑战于一身的高原物种典型代表,是青藏高原生态质量和健康状况的“显示器”,也是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形象的“代言人... 2
-
10-31 23:00...综合对比后,该研究提出大陆风化类型的转变是由全球快速变冷导致的。除了对地表Li循环的影响,全球变冷同样对海洋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了大量有机碳的埋藏,形成全球范围内广泛出现的Kellwasser页岩。此外,全球快速变冷会对生物圈产生致命影响,那些对温度变化适应能力差的物种经历了大尺度的灭绝,而这种选择性的物种灭绝也是... 2
-
10-31 10:20...在人类科学研究、疾病治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某些国家却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将基因技术“武装”成为致命的武器。人类DNA中99.7%至99.9%都是相同的,而占比很少的不同点,就是将各个种族区分开来的关键。如果有足够数量的人类遗传基因样本,科学家就能够从中分析并掌握每个民族和人种独特的基因特征。如被别有用心的个人... 11
-
-
-
本页Url:
-
2025-02-04-19:53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