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1 10:30...发酵奶制品可能是最早出现的发酵食品。尽管人类食用发酵奶制品历史悠久,但目前人们对应用发酵微生物的历史,以及发酵微生物本身的演化过程知之甚少。幸运的是,古DNA技术为破解这些谜题带来了新希望。此次,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杨益民,以及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大学、国... 0
-
10-29 23:40...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在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内的赤洲采集化石样本。新华社发(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供图)赤洲以富含氧化铁的红色岩石闻名,有“海上丹霞”之称,位于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内。今年3月,特区政府发展局古物古迹办事处接获通知,赤洲的沉积岩可能含有疑似脊椎动物化石,随即邀请中... 2
-
10-25 05:40...此次发现为香港古生态研究提供新证据,意义重大。赤洲以富含氧化铁的红色岩石闻名,有“海上丹霞”之称,位于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内。今年3月,特区政府发展局古物古迹办事处接获通知,赤洲的沉积岩可能含有疑似脊椎动物化石,随即邀请中科院专家来港考察。6月到8月间,双方共同在赤洲采集相关样本。在将样本进行骨组织切片... 2
-
10-12 14:30...2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宁夏考古区域发现空白、时空空白和年代学空白。海原县油坊院遗址是“六盘山西麓史前遗存调查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现的一处新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海原县史店乡苍湾行政村油坊院自然村。2024年,经中国国家文物局审批,海原县油坊院遗址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正式立项。本年度发掘时间为2024年7月至1... 2
-
10-03 14:50...1990年6月15日,在该地考古发掘时发现第2具(2号)古人类头骨化石,1994年,著名的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先生根据化石的出土地将其命名为“郧县人”。根据头骨特征,属于直立人类型,定名为“郧县直立人”,根据古地磁法测定,化石大致距今100万年。“郧县人”头骨化石发掘现场(资料图)2022年5月18日,在同一套地层再次惊现... 1
-
09-14 03:40...据科学家研究,这位“汤恩幼儿”生活在距今二百万年以前。一九四七年,科学家又找到了首例完整的成年南方古猿头骨化石,被命名为“普莱斯夫人头盖骨”,科学家测定,这位“夫人”生活在二百八十万年至二百六十万年前。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科学家还在山洞中发现了石製工具。这里直到现在似乎还很荒凉,很原始,成群的狐獴在尽情地捕捉那些隐蔽在草... 3
-
-
08-24 22:20...这种共存现象让科学界一时无从了解仅属于丹尼索瓦人的生存场景。不成想,转机藏在万里之外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白石崖溶洞内,这里是全球第二处被发现的丹尼索瓦人遗址。1980年,当地人在洞中发现一件高度石化的古人类右侧下颌骨化石,形态原始,骨骼粗壮,保存了两颗完整的臼齿。几经辗转,这件化石来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的案... 2
-
08-24 20:20...这种共存现象让科学界一时无从了解仅属于丹尼索瓦人的生存场景。不成想,转机藏在万里之外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白石崖溶洞内,这里是全球第二处被发现的丹尼索瓦人遗址。1980年,当地人在洞中发现一件高度石化的古人类右侧下颌骨化石,形态原始,骨骼粗壮,保存了两颗完整的臼齿。几经辗转,这件化石来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的案... 3
-
08-22 23:10...将泥河湾村附近的河湖相沉积物命名为“泥河湾层”,开启了泥河湾盆地的科考历史,自此“泥河湾层”“泥河湾动物群”被国际学术界知晓和重视。“泥河湾前期的科研工作由西方学者主导,后期的研究工作由中国学者完成。”旧石器考古学家、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谢飞说,1921年,泥河湾村天主教堂的法国神父文森特在泥河湾附近地层中寻找到... 3
-
08-21 21:20...鼓楼一层“时间的故事”展览融合新型的沉浸式数字展览和丰富的交互体验,展现出北京中轴线的庄严与浪漫,让古老的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钟楼位于鼓楼北100米处,现存建筑重建于清乾隆年间,通高47.9米,重檐歇山顶,上覆黑琉璃瓦绿琉璃剪边,是一座全砖石无梁拱券式结构的大型单体古代建筑。钟楼二层悬挂着明永乐年间铸造的报时铜钟,重约... 0
-
08-07 19:20...分别发现并出土了古人类的牙齿和零散人体骨骼,经研究分别鉴定为更新世末期、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人骨化石,距今至少已有两万年历史,被命名为“灵山人”古人类。同时,还出土了熊的化石、钙化蜗牛、中国犀牛、野猪、鹿和牛化石。如今遗址被县政府开发建设成文化公园,目前环山道已修好,建设工程还没有全部完成,但也足以让人散步游玩了。... 1
-
07-21 14:40...近年来的古DNA研究证实,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间存在基因交流,但以往多数研究集中在尼安德特人对现代人群的遗传贡献,而缺乏现代人对尼安德特人遗传贡献的了解。此前有研究发现,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中有5%10%的基因片段来源于约20万年前的现代人;在约5万6万年前,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基因交流的方向与上一波次相反,现代人的基因组... 2
-
-
08-20 22:50...并在此发掘出距今约204万年前的“巫山人”化石,这一发现揭示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填补了中国早期人类化石的空白,不仅动摇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学说,也证实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就诞生在三峡地区,对于研究人类的起源和三峡河谷的发育史,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目前,该遗址保存了180—248万年前丰富的古人类、古生物遗存、古环境信息... 2
-
08-17 18:20...龙骨坡遗址位于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距巫山县城约57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至2006年,龙骨坡遗址经过了三个阶段的系统发掘,出土的“巫山人”左侧下颌骨化石已成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2011至2012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主持了龙骨坡遗址第四阶段的发掘工作。今年2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与武汉... 1
-
07-28 02:30...更多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的旧石器时代遗存被发现:北京猿人、山顶洞人、泥河湾旧石器时代遗址……根据这些持续不断的发掘研究,证实在旧大陆的东方古人类间,存在着石器技术和文化上的交流与延续。“萨拉乌苏的石器用打击技术制作,属于在中国北方长期流行的小石片石器体系,具有明确的技术渊源和传承关系。这一文化传统约170万年前初现于河... 4
-
07-26 21:20...这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件有准确出土地点和地层记录的人类化石,在中国乃至亚洲古人类学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20世纪40年代,我国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奠基者裴文中首次使用“河套文化”和“河套人”这两个名词。“河套文化”由萨拉乌苏遗址和宁夏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共同构成,而“河套人... 3
-
07-15 20:40...年代距今110万年至80万年左右,属于早期直立人,被学术界命名为“郧县人”。这也是2022年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引发世界关注的重要原因。出于文物保护和为后续多学科研究保留样品的目的,提取出土的头骨上部右侧保留厚约2厘米的地层堆积物,下方保留约10厘米厚的地层堆积物基座。在经过必要修复后,“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将被... 3
-
07-11 10:30...展现了距今70多万年至1万年前后古人类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生存画卷7月9日,在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陕西省委网信委联合指导的“盛世中华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启动仪式上,陕西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利发布陕西黄河流域旧石器时期考古发掘研究的最新成果:2019-2023年,在黄河西岸,及其支流无定河、北洛... 5
-
-
07-11 10:30...陕西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文利发布陕西黄河流域旧石器时期考古发掘研究的最新成果:2019-2023年,在黄河西岸,及其支流无定河、北洛河等流域,新发现150余处旧石器遗址,多样化的石器技术面貌,展现了距今70多万年至1万年前后古人类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生存画卷;2021-2022年,在南洛河流域首次发掘揭露出厚达24... 3
-
06-30 15:40...2022年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是欧亚内陆迄今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之一,它的发现入选了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从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到距今约163万年的蓝田直立人,再到距今约100万年的郧县人……这些考古发现,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中国是世界上古人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2
-
06-25 02:00...又具有某些古老型智人的性状,处于古人类发展演化关键时期。2022年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是欧亚内陆迄今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之一,它的发现入选了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从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到距今约163万年的蓝田直立人,再到距今约100万年的郧县人……这些考古发现,实证了我国百... 4
-
05-04 14:40...打孔鹿牙坠饰提取DNA后(图片来自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类学研究所)。施普林格·自然供图该论文介绍,石制、骨质和用牙齿制作的人工物品,为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行为和文化带来了见解。用动物骨头或牙齿制作的物品特别有希望,因为它们是多孔材质,会让含有DNA的体液(如汗液、血液或唾液)渗入,可用于推断制作者或使用者的信息。不过,从... 4
-
-
-
本页Url:
-
2024-11-16-11:35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