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7 18:50...我自岿然不动。正是由于我国粮食自给率高,粮食市场独立性较高,国内粮价受国际粮价影响较小,市场波动较小。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我国始终保持粮食安全战略定力,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笃定前行,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一直实行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市场起到托市作用,稳定粮价,保护种粮农民收益。... 0
-
02-07 18:50...在需求拉动、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尿素、钾肥、磷肥等农资价格快速上涨。从需求看,受粮价上涨的影响,农民种植意向增强,购买农资积极性较高。从生产成本看,受国际传导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煤炭、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推动农资生产成本上升。虽然有关部门投放储备化肥以后,主流化肥品种价格出现回落,但尿素价格仍然居高不下。粮价... 0
-
02-07 18:50...中央财政紧急安排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各地全力抗旱救灾,强化田间管理。比如,四川、重庆等受灾较重地区改种扩种晚秋作物,增加播种面积。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2年底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良田、良种、良机、良技有机结合,能够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在抗灾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今年粮食增产丰收是中央... 0
-
02-07 18:50...今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均实现增产,其中玉米产量增加较多,比上年增加238亿斤,使得玉米供需形势持续好转,确保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玉米产量大幅增加,而大豆产量比上年减少64亿斤,下降幅度达16.4%。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玉米与大豆争地的必然结果。去年以来,在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的刺激下,农民... 0
-
02-07 18:50...去年以来,国内粮价出现了一定程度回落,主要是粮食丰收、需求疲软,粮食出现阶段性供求失衡。最近两年来,国际市场粮价处于低位,尤其是国际小麦、玉米、大豆价格跌到了此前高点的一半左右。伴随国际粮价大幅震荡,国内粮价也有波动。粮食价格过低,会影响农民种粮收益,不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应完善粮食稳价调控机制,统筹抓好粮食收购和... 0
-
02-07 18:40...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但受粮食比较效益偏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生产条件差等因素影响,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耕地撂荒现象,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影响粮食稳定供给,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一些隐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问题,提出要守住基本农田红线,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中央经济... 0
-
-
02-07 18:40...3万亿斤以上,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然而,我国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潜在隐患。俄乌冲突加剧全球粮食危机,再次提醒我们提高粮食自我保障能力的重要性。我国加强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应对全球粮食危机挑战,让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粮食市场大蛋糕的同时,更好地提高粮食自我保障能力... 0
-
02-07 18:40...农户不得不选择在院子里、屋顶上甚至公路上晒粮,粮食遭受鸟啄、虫咬、鼠食、车辆碾轧,甚至可能造成粮食霉变、发芽等损失。而粮食烘干能精准控制水分,粮食品质好,不仅能最大限度减少农户损失,还能有效解决农村晾晒场地不足和人工成本过高的问题。从长远看,烘干机逐步替代自然晾晒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粮食烘干机械化,充分发挥... 0
-
02-07 18:40...国内粮价大幅波动给相关产业和农民带来了生产经营风险,玉米、大豆等饲料粮短缺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短板和痛点。正因如此,今年我国首次把粮食产量纳入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力争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夏粮丰收,为今年我国粮食生产迎来“开门红”,为实现全年粮食稳产增产目标夯实基础,为粮食保供稳价增强了信心。夏粮产量在我国粮... 0
-
02-07 18:40...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努力把“好收成”转化为“好收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国家粮食安全水平提升的重要体现。当前粮食价格下降与粮食供需格局的深刻变化密不可分。一方面,国内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充足,但消费需求并未显著增长,粮食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粮食价格承压下行。另一方面,2023年以来,全球粮食供给呈供大于... 0
-
02-07 18:40...这再次为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粮食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地应从城乡融合发展角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展粮食产业提质增效空间,不断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源源不断向城市流动,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民种粮面临诸多困境。一方... 0
-
02-07 18:40...进口是解决粮食结构性短缺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从我国粮食进口结构看,2021年大豆进口量虽然较往年有所下降,但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比重大幅增加,为保障国内粮食稳定供应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及病虫害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供应链产业链遭受严重冲击,再加上我国大豆、玉米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 0
-
-
02-07 18:40...我国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粮食生产一直抓得很紧。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粮食安全底气足,去年经受住了疫情大考,粮食产得出、供得上、卖得好。但也应清醒认识到,随着人口增长以及消费需求升级,我国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国际粮食贸易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因此,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决不能掉以轻心,要尽可能多生产... 0
-
02-07 18:40...粮食自给自足的重要性,远非简单的买卖成本所能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完全依赖进口,无异于将粮食安全的主动权交予他人之手,将国家的命运置于不确定之中,这是极其危险和不负责任的行为。放眼世界,那些忽视粮食生产、过度依赖进口的国家,在面临粮食危机时往往束手无策,最终陷入动荡和混乱之中。粮食进口受到贸易摩擦、极端天气、地缘政治冲突、... 0
-
02-07 18:40...当主产区粮食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水平时,就会启动托市收购,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今年夏粮收购期间,小麦和早籼稻市场行情好,市场收购价明显高于最低收购价,主产区均未启动托市收购,这在近年来还是首次。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预计,今年秋粮收购期间大部分地区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可能性不大。当然,不排除个别主产市县因... 0
-
02-07 18:40...加之今年粮食生产遭遇去年北方罕见秋雨秋汛、今年“南旱北涝”等极端天气,虽然没有带来灾害性后果,但一些农户为抗灾付出更多生产成本,种粮农户收益空间进一步收窄。种粮成本高、收益低,是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主要原因。针对农资价格上涨问题,今年在春耕、夏收和秋收秋种的关键时期,中央财政先后三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资金... 0
-
02-07 18:40...今年要想在更高起点上实现粮食稳产增产,难度加大。原因有二:一是去年秋播期间受连续阴雨天气影响,冬小麦主产区播种进度较常年同期显著偏慢,特别是晋冀鲁豫陕5省麦播期普遍推迟,给夏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二是受粮食价格上涨影响,开春以来土地租金、农资价格走高,会抬高粮食生产成本,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要实现全年粮食稳产增产的目标,... 0
-
02-07 18:40...波及280多个生产厂家和2000多家农机经销商。按照规定,这次虚开发票违规行为的主体是农机产销企业,因此产销企业要共同承担责任,但由于没有明确划分产销企业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导致追缴补贴差额存在一定困难。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为了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2004年起我国开始实行粮食直补、农... 0
-
-
02-07 18:40...还有两个因素也颇为引人关注:其一,受秋季持续阴雨天气影响,秋收秋播作业成本以及粮食烘干成本也在上升;其二,在各项粮食生产成本中,今年化肥价格涨势明显。受生产成本推动、国际市场传导、社会库存降低等因素综合影响,今年国内氮肥、磷肥、钾肥轮番涨价,涨幅出乎一些业内人士预料。粮食生产效益偏低,影响农民投资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千方... 0
-
02-07 18:40...今年国内粮价基本上处于高位运行态势,在夏粮收购期间,小麦和早籼稻价格持续维持高位,主产区没有启动小麦和早籼稻托市收购。然而,进入秋粮收购旺季后,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主粮价格走势出现分化,小麦、玉米价格在高位震荡,中晚稻由于大量集中上市,价格有所下降。为了切实保护种粮农民收益,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等水稻主产区陆续启动... 0
-
02-07 18:40...发挥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作用。历史上曾有“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南方曾是我国粮食供应的重要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南方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全国粮食产销实现了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的转变,东北地区成为粳稻、玉米和大豆主产区,黄淮海地区成为小麦主要供应基地,而广东、浙江、福建等主销区粮食... 0
-
02-07 18:40...与国际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总体形势较好,有能力、有底气、有条件应对外部冲击,但粮食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从品种结构看,我国已经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玉米已经连续两年增产,但随着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需求增加,玉米供需仍然偏紧;去年大豆、油料自给率分别提升了3%和1.6%,但仍然比较低。今年中... 0
-
-
-
本页Url:
-
2025-02-07-23:13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