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6 06:50...今年已经95岁高龄,过去这几十年来她持续整理吴宓先生的各类作品,我们学术界能够比较全面的有更多人关注吴宓、了解吴宓,或者了解这一代知识分子,吴老师做了巨大贡献。吴宓生于清末,他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因为产难去世,他年幼的时候,奶奶杨氏对他特别心疼,杨氏怕他父亲后来再成家,怕继母虐待他,就强行作主,把他过继给还没有成家的叔... 0
-
11-27 20:20...翌年调暨南大学中文系任教。1970年至1977年任教于广东师范学院。1978年起,饶芃子历任暨南大学中文系副主任、系主任、副校长、学位委员会主席,主要从事文艺学、比较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教学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中西戏剧比较、比较文艺学、海外华文文学与文化抉择、东南亚华文文学比较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诗学研究等国家和省部级规划... 2
-
07-27 02:30...印度的主流文化经典——《吠陀》《往事书》《奥义书》及两大史诗等,并没有传到中国。所以,真正从梵文原典将印度文学的主流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并进行学术研究的,季羡林是第一大家。在《梵典与华章》中,郁龙余这样评价:“季羡林正是凭着自己丰硕而精湛的印度学研究成果,和其他学者一道,真正建立起了中国的现代印度学。他不仅是当代中国的... 3
-
07-10 13:20...课程介绍:这门课程讲带领大家通过文艺复兴的美学以及历史的角度,西班牙巴洛克风格的角度,对塞万提斯的巨作《堂吉诃德》进行深入的解读。除此之外,学生们将会读到塞万提斯的另外四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堂吉诃德的个案记录簿以及J.H.Elliott的西班牙皇室。其作品也会和巴尔斯克斯的画作联系起来看。为什么堂吉诃德在今日广受欢迎?... 2
-
03-10 20:00...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刘树森、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理事长刘洪涛、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外国语学院院长刘宁致辞。先后有22位专家围绕本次论坛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刘树森追溯了近代以来外国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云南大学为例,从教学语种、人才培养等方面阐述了外语、外国文学专业新的发展方向,鼓励学校... 2
-
10-28 18:40...王宁教授以宏阔高远的世界视野,梳理了比较文学学科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历程,并基于“全球本土化”立场,提出当前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全球化与文学研究、流散与海外华裔文学研究、文学人类学研究、生态批评、后人文主义的崛起和数字人文的实践等。查明建教授以《当代国际比较文学发展的内在理路》为题,详细梳理了国际比较文学发展史... 1
-
-
-
-
本页Url:
-
2025-02-01-22:2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