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03 00:50...令诸行者随意驱使,复令长者还得如故。”这时如来就从顶上放光万寻,照地藏身。与会大众各相谓曰:“今日如来,放光照地藏身,此菩萨必成大法,教化众生。”于是,地藏菩萨更进一步地向佛陀禀白了自己发愿度化众生和得名“地藏”的因缘:我过去无量无边久远有佛,号曰烧光王。其佛灭后,于像法中,我住凡夫地。有一仙人,在俱特罗山,善行道术。... 1
-
09-01 10:20...这也反映了古人心目中的熊罴还停留在半人半兽的形象。清代袁枚《子不语》中还有熊与人婚配的故事,康熙年间侍卫伍公随皇帝到木兰打秋围,不慎坠入山涧,被一头熊救下,后来才知道这是一头雌熊,便与之结为夫妇,“生三子,勇力绝人”,长子名叫诺布,官居蓝翎侍卫,用巨车入山迎接母亲归家,家人尊称为“熊太太”,虽然不能说话,但有客人来时,... 2
-
08-31 22:00...梅镱泷摄大佛窟为该石窟的中心,也是最大的洞窟。窟平面呈半圆形,窟内有一佛二菩萨石胎泥塑像三尊。阿弥陀佛(俗称大佛)倚崖居中,高20米,肩宽13米,手高4.5米,指长2米。两边分别站着两尊胁侍菩萨,高17.6米,左侧为观世音菩萨,右边为大势至菩萨。大佛寺石窟中的大佛洞、千佛洞、罗汉洞营建于初唐,在武周时期达到极盛,中晚唐... 1
-
08-26 18:30...不得不说蜈蚣精还是真有两把刷子,悟空束手无策却又急着救师傅,就在他万般无奈的时候,悟空偶遇梨山老母.梨山老母是位极具影响力的大神,不只在西游记中出现,她的故事横跨数个时代,历史上有名的女英雄樊梨花、钟无艳、穆桂英都有民间故事,称她们是梨山老母的门下弟子。孙悟空被黄花观多眼魔君(蜈蚣精)重创,当时孙悟空的铜头也被金光弄伤... 5
-
08-24 22:20...我们平常凡夫的耳根,是听着声境,即向外漂流,不能把握,所以就沉迷下去;菩萨修行的耳根,是把它反过来,不顺观外境的声音,而逆观内在的闻性,也即是声音之性。观此声性,没有分别,亦无是非,不在造业,就可深窥佛法的堂奥,获得真实的受用。菩萨由于内心的逆观工夫,所谓“从闻思修,如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彻悟声性,得大解脱,... 2
-
08-23 21:00...这个女人开口就说去接她在衡山学跳舞的孙女,觉得有点怪异,孙女读课外才艺班你却在这荒无人迹的盘山公路上拦车,有点不符合逻辑。你一个农村大妈接孩子有点太远了点?十多公里山路呀!这一路上她一点也不胆怯,我和我老婆说话她使劲插,我问我老婆她故意应着好像我是再问她一样,我也不好意思人家坐我的车也不能太冷漠于是问了她几句,不问不好... 6
-
-
08-22 22:40...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不及时的遏制嫉妒心,任其发展的话,将来一定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因为在强烈的嫉妒心差遣下,人极易形成变态的心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所谓“变态心理”,一般认为是指人格畸形发展,离开正常范围,以致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心理和异常行为表现。当嫉妒心理超出心理层次,在向前发展时,即进入变态嫉妒心理层次中。... 4
-
08-22 22:30...岂不与佛教慈悲普度精神大相径庭吗?既然藏是含藏之意,那么三藏又分别是什么呢?三藏分别是修多罗藏、毗尼藏和阿毗昙藏,下面我们逐一说明。修多罗藏即经藏,乃佛陀一生所说言教的汇编,也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梵语旧译修多罗,新译修妬路、苏多罗、素呾缆、修多兰,乃梵音轻重不同而已。若照原义应翻作“线”,线能贯穿花朵,不令散失。古印... 3
-
08-22 18:20...粗大的凸棱状衣褶、灵动的束带和富于节奏感的衣边翻转结构组合在一起,使得这尊佛像偏离了写实再现的风格,衍生出超越凡俗的神圣性。不过,这种衣褶样式的佛像流行时间并不长,主要存在于北魏晚期至东魏时期。故宫博物院古代雕塑陈列中有一尊超大尺寸、衣褶追求同样“立体感”的石刻佛像(佛像下半身缺失),亦为白石材质,且两侧还有高大的同材... 3
-
08-22 16:40...对于研究汉代车舆和封建等级制度提供了极为难得的资料。据汉代制度,推断墓主人生前为六百石至千石的官吏。4.目前所见《仪礼》最古版本:《仪礼》简《仪礼》简,西汉,武威磨嘴子出土。分木质和竹质两种,共496枚,编为甲、乙、丙三本,系先编后写。甲本为《仪礼》17篇中的7篇,乙本仅存《服传》一篇,丙本仅存《丧服》一篇。该简册保存... 0
-
08-21 23:30...这时所有参加胜会的僧人和施主搭衣持具进入坛内。二行者拿着引路旗,二悦众鸣引磬,首领执事八人执小旗,到方丈处分成两班,对面立定,鸣引磬四下,住持出来,不拜,二个引道旗的在小前,引磬在和尚前,一侍者执手炉,一侍者捧香碟,随住持后引道旗入坛,在坛的两角站定,住持到香案前拈香,维那举赞,众人唱和。这样盆会就正式开始了。首先是净... 0
-
08-21 22:50...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佛告目连:‘十方... 1
-
-
08-07 18:40...而佛教“坐禅”的功夫为了有利于修行者不要昏睡,就采取半睁眼睛,既不完全睁开又不能完全闭合的方法。如果全睁开了眼睛,那么就会被这个世界的纷乱而扰乱了佛心,而半睁半闭可以不受纷乱的干扰,并且能够给予受苦受难的人以慈悲之感。何谓坐禅?坐禅是佛教中的一种基本修行方式,自佛陀在菩提树下证道,二千多年来的禅修之路便由此开启。大乘禅... 0
-
08-03 17:30...朱红色的大门上镶嵌着金色的门钉,散发着古朴而庄重的气息,两侧威严的铜狮,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无人机航拍稷山大佛寺。进入山门之后,便是一路向上的台阶,颇有气势,可以遥遥看到居中的天王殿以及两侧的钟楼和鼓楼。“从这里开始总共有108个石阶,每登一阶,就意味着抛却一种烦恼,也就是说,登上这108个石阶,寓意着消除人生的1... 1
-
07-27 13:00...观世音前身早已成就佛果,号“正法明如来”。其后又以菩萨的身份乘愿再来,到普渡众生。正法明如来是古佛中的古佛,他所教化的和菩萨摩诃萨无穷无量从亘古至如今,在法界宇宙无数的银河系中,己培育出数不尽的菩萨摩诃萨成就佛果,是十方如来之师。“正法明如来”,为了帮助众生脱离苦海,带果行因,倒驾慈航,成为了观世音菩萨,一方面化身千百... 2
-
07-27 12:50...即不分亲疏、不计恩怨地为一切众生带来快乐;“大悲”是“同体大悲”,即视众生与自己为一体,解除众生的痛苦就是解除自己的痛苦。文殊菩萨之“大智”,是指他的智慧极高,悟透了“空有”“因果”“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等所有佛法,洞悉一切“般若”(佛法的最高智慧)。普贤菩萨之“大行”,是指他在实践佛法宏旨(普度众生)方面极为尽心尽... 2
-
07-26 21:30...古来作战是顶盔掼甲,“胄”就是盔;又者呢,这外头是甲,内是胄,护心镜啊,防身的。形容词,形容菩萨在作财施的时候,你得有防范哪,别随众生的五欲把你转了。你从最初发菩提心的时候,要发愿利益众生,那你把五欲得先除断——财、色、名、食、睡。同时,要超胜过一切声闻、一切独觉。不但给一切众生作福田,要会给声闻、独觉作大福田。因此呢... 2
-
07-15 19:30...断食众生肉(腥)及对身体有害的葱、蒜、韮、薤等五辛(荤)。由于一般佛教徒大多生活中社会各个阶层,素食主义也有全面禁食荤腥及每逢佛菩萨圣诞等吃素的不同形式。从营养卫生学这个角度来说,断食或少食荤腥非常有利于健康的,尤其是现代生产的肉食品里含有大量的激素、残余农药及各种毒性物质,时刻危害着我们的身体。佛教的素食主义思潮与卫... 1
-
-
07-13 23:20...是1983年国务院公布的中国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也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金阁寺是根据唐代道义禅师前来五台山朝圣时,感应文殊菩萨示现圣境后,按记忆中的印象,一一细细描摹,绘就的一幅金阁圣图而于唐代大历年间建造的,当时铸铜为瓦,涂金为饰,光耀山谷的金阁寺曾是唐代宗王朝的一座“镇国道场”。据《隋唐五代佛教大事... 1
-
07-12 14:10...一切这些法都是梦幻泡影,要追求生命的真实。净土法门亦复如是,就像印光大师的一句话:念佛,成佛都有余数,何况其他?就是何况其他的世间的人间福报。比如说,你在世间希望身体健康,念佛就能让你身体健康;比如说,在这世间你希望开发智慧,考取重点大学,考取最高的学位,你念佛就能够开发智慧,记忆力、理解力上来;比如说,你经商,能够事... 0
-
05-25 13:00...及其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各种符合自己年龄段的诉求。在这类电视剧当中,能够看到孩子们热情、包容,也能看到他们躁动的一面。这次的《西游ABC》则把这个青春校园题材的叙事主角,对准了一位华裔青年。这位青年的父母,来自于中国宝岛台湾。剧情内容当中告知观众,男主的父亲和母亲在他们自己的青年时代,也是闯劲十足的,从宝岛直接来到人生地... 21
-
05-24 05:30...跟随他修行的众多比丘中有一位弥勒比丘(也称阿逸多比丘),平时修行也不算那么精进,比较在乎名利,与世俗有人多有来往,连大阿罗汉都还算不上。但在一次法会上,佛陀却授记阿逸多比丘“次当作佛”。“持戒第一”,优波离尊者颇为不解,当场向佛陀提问,“具凡夫身,未断诸漏”的阿逸多比丘,为什么能得授记成佛?其实,弥勒比丘要比释迦牟尼佛... 18
-
-
-
本页Url:
-
2025-01-21-16:12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