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17 03:10...被扣押人员家属敦促以政府推动下阶段谈判15日晚,部分仍被扣押在加沙地带的以方人员家属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举行集会,敦促以总理内塔尼亚胡继续推动加沙停火协议的第二阶段谈判,让剩余的被扣押人员得以释放。被扣押人员家属赞高克:内塔尼亚胡,我们听说你要召开安全会议,我们要求你作出决定,派出一个高级别代表团,给他们授权,以确保停火协... 0
-
02-17 02:10...协议当月19日生效。在持续六周的第一阶段停火期间,哈马斯应释放33名以方人员,以方应释放上千名在押巴勒斯坦人。本月8日,双方完成第五批人员交换。这是2月10日拍摄的加沙地带与以色列边界围栏加沙一侧的景象。新华社发(吉尔·科恩·马根摄)然而,停火期间,双方互相指责对方有违反停火协议行为。哈马斯10日宣布暂停释放以方人员。... 0
-
02-17 02:00...以色列定于15日释放369名巴方在押人员,其中36人被判处终身监禁,333人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遭以方逮捕。遭判终身监禁的36人包括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高级成员马尔万·巴尔古提的助手艾哈迈德·巴尔古提。据悉,艾哈迈德与马尔万于2002年一同遭以方逮捕,以方指控艾哈迈德在本世纪初派遣自杀式爆炸袭击者对以色列平民... 0
-
02-17 01:30...即将离任的以军总参谋长哈莱维于今年1月21日发表声明说,在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中,以军应对失误,自己对此负有责任,因此申请于3月6日辞职,并已将辞职信递交给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和总理内塔尼亚胡。(总台记者孙建)编辑:杨璇铄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 0
-
02-16 15:10...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其他武装组织多次对加沙地带的以色列目标发动袭击,再加上国内和国际压力,以色列2005年从加沙撤出大约9000名定居者和军队,使这片飞地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统治。2006年,巴勒斯坦举行立法选举,哈马斯击败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 0
-
02-16 14:50...和其他武裝組織多次對加沙地帶的以色列目標發動襲擊,再加上國內和國際壓力,以色列2005年從加沙撤出大約9000名定居者和軍隊,使這片飛地由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統治。2006年,巴勒斯坦舉行立法選舉,哈馬斯擊敗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2007年,哈馬斯和法塔赫發生短暫衝突後,哈馬斯完全控制了加沙地帶。從那時起,加... 0
-
-
02-16 11:30...因此就必须塑造一个可靠的战略支点,以色列无疑是绝佳选择。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以色列政府立场愈发强硬,拒绝了巴勒斯坦方面、阿拉伯国家以及国际社会提出的多种战后加沙治理方案。特朗普此时提出“接管加沙”,不仅为以色列解套,更拓展了美以同其他各方在地缘政治角力中讨价还价的“绝佳”空间。其次是国内因素驱动。特朗普的支持者基本盘中,... 0
-
02-16 03:50...许多福音派信徒反对巴勒斯坦建国计划,支持以色列的定居点扩建,并鼓吹占领全部巴勒斯坦地区。特朗普任命的中东问题特使和驻以色列大使的立场强烈体现了福音派世界观和对以色列的绝对支持。经济因素也不容忽视。特朗普已明确表示有意在加沙推进房地产开发项目,并引入多方资金共同参与。早在第一任期时,类似提议就被白宫团队提及。除了政府,美... 0
-
02-16 03:50...推荐阅读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2-1514:54:04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2-1514:21:08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2-1513:15:40中国新闻网2025-02-1508:56:27飞象网2025-02-1508:52:34新路难2025-02-1508:49:45news.cnr.cn2025-... 0
-
02-16 02:40...获释人员送医就诊前先接到以色列南部雷姆基地的收容中心,接受初步身体和精神检查,并与家人见面。作为交换,以色列当天也会释放369名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此次交换计划一波三折,从“换”到“不换”再到“换”,背后是国际社会的多方斡旋和巴以双方的激烈博弈。第二阶段停火谈判迟迟没有实质进展总台记者江浩宇:此前,哈马斯指控以色列仍在... 0
-
02-15 18:20...于2023年10月7日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当天被加沙地带巴武装人员扣押。另据巴勒斯坦在押人员协会消息,以色列定于15日释放369名巴方在押人员,其中36人被判处终身监禁,333人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遭以方逮捕。遭判终身监禁的36人包括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高级成员马尔万巴尔古提的助手艾哈迈德巴尔古提。据悉,艾哈迈德... 0
-
02-15 17:20...第十四批加沙地带伤员当天早上已通过拉法口岸抵达埃及。停火或在今后数周内面临更大挑战加沙地带停火协议1月19日生效以来,哈马斯已释放21名以方人员,以色列已释放730多名巴方在押人员。根据停火协议,第一阶段停火期间,哈马斯和以色列应分别释放共计33名以方人员及上千名巴方在押人员。就在本周,哈马斯和以色列停火协议的执行出现... 0
-
-
02-15 13:30...此外,总台记者获悉,第十四批加沙地带伤员当天早上已通过拉法口岸抵达埃及。停火或在今后数周内面临更大挑战加沙地带停火协议1月19日生效以来,哈马斯已释放21名以方人员,以色列已释放730多名巴方在押人员。根据停火协议,第一阶段停火期间,哈马斯和以色列应分别释放共计33名以方人员及上千名巴方在押人员。就在本周,哈马斯和以色... 0
-
02-15 03:00...哈马斯代表团在埃及首都开罗与埃方会谈,并与卡塔尔方面沟通。斡旋方承诺“清除一切(阻碍协议执行的)障碍”,“相应地,哈马斯重申,愿执行所签协议,包括在指定时间交换在押人员”。埃及开罗新闻电视台播出的画面显示,运送预制房屋和推土机的卡车停在拉法口岸埃及一侧。报道说,卡车在接受以方检查后将开入加沙地带。哈马斯定于15日释放三... 0
-
02-15 02:20...这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1月19日达成停火协议以来,首次有火箭弹试图从加沙地带射向以色列。目前,尚无任何组织宣称制造了此次事件。10日,哈马斯指责以色列未兑现允许帐篷等物资运入加沙地带等部分停火协议条款,因此宣布推迟原定15日释放部分被扣押以方人员。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1日说,以安全内阁已一致决定... 0
-
02-14 18:50...以色列2月18日将从现在占领的村庄撤出,但将保留5个据点。他已向美方表明,黎巴嫩对此绝不接受。他拒绝就以色列延长撤军期限进行任何讨论,强调美方应确保以军按期撤离,否则将对黎巴嫩政府造成严重影响。贝里说,黎巴嫩真主党完全支持这一立场。如果以色列不完全撤军,意味着其在黎巴嫩境内继续拥有军事行动自由,并可能采取进一步侵略行动... 0
-
11-23 10:10...童年经历过战乱。他表示,十分理解加沙地带儿童每天不得不面对的事情。“(到处是)炮火声,炮弹呼啸着划破天空,硝烟弥漫,曳光弹照亮夜空,恐惧、疼痛和伤感一直伴随着我。”谭德塞说。在当天的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与会代表为在本轮巴以冲突中丧生的平民以及100多名联合国工作人员起立默哀。11月10日,在加沙地带中部地区,加沙地带北... 6
-
11-23 08:10...一枚以军炮弹落入黎边境一座村庄的医院院内,但没有爆炸。报道说,以军对几个黎巴嫩边境村庄进行了炮击,包括迈斯杰贝勒村,一家村民从被击中的家中撤离。在胡拉村,以色列袭击导致一名黎巴嫩男子受轻伤。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丹尼尔·哈加里10日说,以方正在“对北部进行广泛打击”,以回应三架无人机的“入侵”。其中,一架从黎巴嫩飞入以色列... 2
-
-
11-23 01:40...以色列如今面临着来自人质家属与同情人质家属的国内民众的强大压力,“确实需要交换一些人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色列跟哈马斯达成了交换部分人质的协议,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来讲也是好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在人质问题上的压力。”此外,董漫远还指出,与哈马斯达成人质交易,有助于缓和以色列同美国在人质问题上的矛盾。另一方面... 1
-
11-22 20:50...要求以方“人道主义暂停”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遭内塔尼亚胡明确拒绝。内塔尼亚胡说,以方将全速推进战事,拒绝“任何不涉及释放被扣押以色列人”的临时停火。布林肯4日在约旦与约旦、埃及、沙特、阿联酋、卡塔尔五国外长及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秘书长举行闭门联席会议。布林肯在会上兜售“人道主义暂停”主张。他在会后对媒体称,以巴... 1
-
11-22 05:50...而《华盛顿邮报》18日也发表了拜登的专栏文章,提到美国准备“对袭击西岸平民的极端分子颁发签证禁令”。在拜登的专栏文章见报后,一名美国高级官员向“政客新闻网”提供了备忘录的部分内容。报道称,这份备忘录所谴责的目标颇为“广泛”,包括“直接或间接参与威胁西岸安全和稳定的行动或政策”的个人和实体,采取“恐吓西岸平民的行动,目的... 6
-
11-21 18:00...以军士兵和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当天上午在宰通区激烈交火。哈马斯媒体办公室19日发表声明说,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1.3万人死亡、3万余人受伤。死者中有5500多名儿童和3500多名妇女。另有约6000人失踪。声明还说,本轮巴以冲突已经造成201名医护人员、22名民防人员和60名记者死亡... 4
-
-
-
本页Url:
-
2025-02-17-04:41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