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27 20:20...生动展示年轻人喜爱的休闲娱乐活动。《青春飞一般》聚焦飞盘运动,《出发!趣野吧》邀请嘉宾体验冲浪、桨板等,表现青年人勇于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精神面貌。这些虽小众,却拥有“破圈”潜力的运动,打开观众探索生活乐趣的新视角。另一方面,这些节目,大多通过表现嘉宾团队共同体验、共迎挑战、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过程,展现新型的社交图景... 2
-
01-27 20:20...针对年轻观众批量生产的“霸道总裁”“逆袭”“虐恋”等同质化故事,已经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生产制作方为了寻求转型,看到了中老年群体对于文化的旺盛需求与中老年题材作品稀缺的市场机遇。另一方面,以老年人日常生活困境和情感需求为切入口的微短剧,使中老年人的话题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这不仅为这一人群提供了情绪价值,还满足了他们的精... 0
-
01-27 20:20...这类节目普遍存在过度依赖明星效应等问题,节目将焦点放在明星做游戏上,带着观众走马观花式地打卡地标景点,其文化体验仅局限于浅层探索,文化传播效果被大打折扣。近些年,旅行类综艺逐渐褪去了浮躁之风,呈现出以“文”为主的新风貌,迈向了文化探索与传播的新高地。这些节目的叙事情节大多围绕着地域文化特色展开,《我和春天约在清溪》的每... 2
-
01-27 20:10...最佳美术奖、最佳摄影奖等技术类奖项则少有人关注。舆论对不同奖项的反应,其实就是影视行业不同工种社会关注度冷热不均的缩影。影视自诞生以来,就是协作生产创作的艺术门类。从选题策划、剧本编写,到拍摄制作、发行宣传,一部影视作品的创作过程,需要大量从业者、机构、企业协作。比如,电影《流浪地球2》里硬核的科幻设定和震撼的特效场景... 0
-
01-27 20:10...《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及《喜剧之王单口季》两档综艺拉开了行业回暖的序幕。来自各行各业的新人演员占据了节目半壁江山,其中尤为瞩目的是女性脱口秀演员的集体“上桌”:她们直面观众的挑剔和偏见,用独特的视角和幽默的表达,拓宽了脱口秀表演的内容与形式;她们的笑话不再只讲自己,而是转向职场社交、女性困境、原生家庭等公众议题,在“... 10
-
01-27 20:10...古装剧缺乏古典韵味,与近年来的创作风气有关。一些从业者为了挣快钱,压缩成本,省去了对场景、台词、服化道等研究考据的步骤。他们有的热衷于改编网络文学,却缺乏去粗取精的严谨,网络文学中的现代元素、现代表达被生搬硬套地保留下来。有的选择对历史文化细节要求不高的玄幻题材,架空时空背景,不以真实历史为依据。还有的为了制造话题,故... 3
-
-
01-27 20:10...虚构、再现、戏剧化等手段来讲述历史。比如,《历史那些事》以时尚、新奇的角度,戏说、调侃的方式切入历史,激发观众的浓厚兴趣。同时,在虚拟现实、交互技术的参与下,历史题材纪录片也提高了互动性和沉浸感。比如,互动纪录片《古墓派互动季:地下惊情》将交互技术融入对宋代古墓的考古发掘之中,把体验感、知识性和悬疑感三者交织起来。不过... 3
-
01-27 20:10...国风动画电影的繁荣,是电影行业在传统文化创新性表达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这些国风动画电影,在把握经典作品原初性内涵、原作情感内核和人物关系的基础上,从现代人的生活境遇和情感心理出发,赋予人物新的形象特征,从而完成对传统文化的再阐释。比如《落凡尘》,织女不再是被情爱羁绊的被动角色,而是心怀苍生的勇者,体现出当代女性的自主意... 3
-
01-27 20:10...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带动了大理的旅游热潮;《繁花》播出后不少旅客奔赴上海黄河路、南京东路打卡。“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现象的背后,是影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产生的“化学反应”。一方面,影视作品通过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传播效应,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声誉,为城市带来前所未有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城市文化的传播和普... 3
-
01-27 20:00...新国风古装剧聚焦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市井街巷,展示日常生活风貌,利用考究的建筑、服饰、妆造、器物、礼仪、风俗,建构细腻真实的戏剧空间。如《云襄传》运用大量的水墨构图、诗意场景,创造媲美古典绘画境界的影像镜头,令观众沉浸于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意境的生活中。《长安十二时辰》编织出一幅盛唐长安的风俗画卷,使作品在紧张曲折的情节中充... 0
-
01-27 20:00...科幻文化虽然发轫于西方,但在中国的发展极具鲜明的中国性,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特色和价值主张。中国科幻影视着眼于中国与世界,现在与未来,人类与自然、技术等关系维度,为解决人类社会面对的诸如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疾病传播、太空探索等共同挑战,提供了来自中国的想象性解决路径,从而打通从中国到世界的文化通道。比如《流浪地球》系列,将... 0
-
01-27 20:00...这种为“爽”而“爽”的创作倾向,遭到了网友的诟病。追求极致爽感的创作导向,给行业乃至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这降低了作品的艺术质量。部分创作者沉溺于感官刺激和情绪满足,在精神升华和思想挖掘上却停滞不前,造成情节越来越离奇,人物越来越扁平,思想越来越浅薄。其次,创作只求快速制造爽感,导致作品类型和主题单一... 4
-
-
01-27 20:00...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版本馆等一系列文化殿堂相继落成,不仅成为我们传承文脉、奏响弦歌的文化场所,也成为我们不忘本来、开创未来,为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蓄力量的精神基石。作为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文化传世工程,中国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构筑起传承悠久文明、赓续中华文脉的种子库。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高度... 3
-
01-27 20:00...音乐综艺虽然数量不少,样式各异,但明显的市场表现和观众口碑却大不如前。由于近年乐坛原创力不足,新歌“质量不高”,热歌“温度不够”,怀旧成为很多节目惯用的手法。为了找到大众口味的最大公约数,音乐综艺纷纷改编、翻唱经典老歌,以唤起人们的青春回忆。还有的为了吸引眼球,盲目追求舞台效果,让歌手过度炫技或对歌曲胡乱改编。这些做法... 1
-
01-27 19:50...成为当前现实题材创作的第一要务,其最根本的还是要在“现实”这个关键词上下功夫。首先,现实题材应生动地展现时代精神,诠释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麓山之歌》能脱颖而出,就是敢于直面重工业领域在时代发展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通过演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达到引人深思的效果。其次,现实题材应多维透视人性本真,成就作品的深刻人文意蕴。... 0
-
01-18 10:20...揭示生活本质和时代特质,书写人类丰富饱满的心灵世界。然而,当下部分创作者误以为古装剧是造梦工程,可以通过各种假定性手法营造现实生活中难以体验的情感和视觉体验。其实,假定性与现实主义并不冲突。因为现实主义精神追求的真实性,并不是客观真实,而是构建人们的心理现实,要求创作者在讲述故事和塑造人物时,要符合故事发生的时空背景和... 5
-
01-18 09:50...展现出诸多令人瞩目的特色及亮点。在市场规模与用户数量方面,其增长态势显著,成为了数字生活的重要部分,且有望首次超过内地电影票房,彰显了其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和用户基础。此外,作为中国“出海新三样”之一的微短剧,成功进入了北美、东南亚等核心市场,不仅开辟了新的国际市场,还让中华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和影响。2024年是短剧的精品化... 1
-
01-05 05:50...现实中,寻常的街道在他眼里化为“街河”,人也变形为“鱼”,游动在“街河”之上。这种超现实的想象隐喻着男孩内心深处对自然力量的深度接纳与融合。他将自己视为自然的一部分,水对于他来说不是毁灭的威胁,而是生命孕育与成长的源泉以及相伴相生的伙伴实体。男孩对水的亲近体现了他纯粹本真的天性,不受世俗观念的束缚,从而具象化地展现出人... 0
-
-
01-03 02:10...剧中主角海燕歌舞团团长李海华,打破之前只有国有文艺院团创作常德丝弦的传统,大胆尝试民营演出团体原创常德丝弦,主动参与非遗传承。该剧标题新颖,吸人眼球,将河街知名的非遗剧场“鸳鸯走马楼”巧妙植入其中,一声“楼上请”,仿佛将观众带入当年繁华的沅江码头,人潮涌动,歌舞升平。作品以短视频形式呈现,时长仅5分23秒。时间虽短,但... 3
-
12-21 20:20...舞台艺术本质上与电影同根同源。现如今,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线上演出成为了一种新常态,大银幕和舞台剧的跨界融合成为了一个热潮,不少舞台纪录电影以小博大,取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的成绩。受限于物理空间,舞台艺术往往带有一种特有的间离效果,这样虽然增加了留白和想象的空间,却也削弱了情感直接传递的力度。电影视听语言的二次创作不仅丰... 1
-
12-21 19:00...画面中斜线与横线都可以强调它们本身产生出的动与静、明与暗的节奏效果,让画面更大气、更壮观。同时,我注意到运用自然光线在画面里的构成,画面里突然出现一抹光线,看似莫名其妙,其实是我想将后面的物象拉开空间距离,让色块形成强烈对比……”就他的作品和他创作的具体想法姑且不论,我十分高兴地看到,他已开始自觉地向油画的“写意性”迈... 0
-
12-13 12:20...韩炳哲提到当代社会越来越像一个“同质化的地狱”,而马笑泉的作品提供了超越了现实同质化的体验,触及了个体内心深处的异质性和对抗性,提供了一种“超真实”的体验。根据鲍德里亚提出的“拟像三序列”说:在当前时代,仿真成为了主导模式,创造了“超真实”(hyperreality),在这个阶段,模型构造了真实,马笑泉的小说便构成了这... 1
-
-
-
本页Url:
-
2025-02-06-19:26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