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9 04:50...但对于一代代考古工作者来说,这66年时光漫长而伟大,是几代考古人毕生的积累与付出。▲陶寺遗址观象台。李现俊/图“我们常用8个字来形容中华民族的特点,那就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寺遗址同样证明着中华文明延续性。”坐在发布会现场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陶寺考古队领队高江涛内心澎湃不已。从老前辈手中接过这项重任,... 0
-
11-19 04:30...如今以陶寺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为标志,让陶寺遗址的发掘成果有了高质量的展示中心,也让“早期中国”的模样在这里被看见。在陶寺遗址博物馆中寻访文明之脉。文化有根,文明有脉。从寻找“夏墟”开始,到“中华文明探源”,再到“考古中国”,陶寺遗址一直是考古类国家重大课题的“实践地”。在这里,先后出土的5500余件文物,揭示出中华文... 0
-
11-19 02:10...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围绕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与会常委和委员建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蕴含着解决当代人类发展难题的重要启示,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 0
-
11-18 21:20...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对语言文字工作尤其是汉字在传承中华文明所发挥的作用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 0
-
11-17 22:40...《黑夫木牍》真实记录了普通士兵的生活,反映了秦统一六国战争中的一些情况,为研究战国晚期至秦代的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这样的简牍,在云梦县还有许多。1975年11月至1976年1月,云梦县睡虎地发掘出土12座战国末期至秦代的墓葬。其中,11号墓出土1000余枚竹简,4号墓出土两件木牍。不同于木牍家书,竹简记录了完备的秦律,... 0
-
11-17 21:30...黄河孕育的中华文明悠久绵长。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中,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是中华文明演进与繁荣的历史见证。其中有关黄河、黄河流域的文献则成为解读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不竭的重要生命密码。这些文献中包含的丰富图片与文本相映成趣,图形化地呈现并丰富了黄河的历史记忆,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黄河文化图像志。有关黄河的历史图谱文献中,方志中的... 0
-
-
11-17 17:20...我国的“最佳旅游乡村”总数达到15个,居世界第一。联合国旅游组织自2021年发起“最佳旅游乡村”评选,旨在促进旅游在重视和保护乡村及其相关景观、知识体系、生态和文化多样性、本土价值观和活动以及美食方面的作用。我国此次入选的7个乡村在地域、文化、发展模式上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充分反映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成就。在地域上,跨越东、... 1
-
11-17 03:3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天津是一座很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赓续历史文脉中推进文化创造,在传承中华文明中推动文化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了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 2
-
11-16 08:10...2023年,河南兴文化工程进一步细化为重大项目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河南根源性文化研究,河南地域性特色文化研究,河南红色文化研究和具有抢救性、填补空白性特征的项目研究6个系列,2024年又专门把文化研究专项纳入省社科规划年度项目,科学统筹,同步实施,全面深化,着力推进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两年来先后... 7
-
11-16 04:00...关闭OneDirection2024-11-1510:24:53时代峰峻2024-11-1510:22:43刘宇宁2024-11-1510:19:14以军强迫加沙平民充当“人盾”内幕2024-11-1410:44:54昊铂HL广州车展首发2024-11-1510:27:54无人机,微波,珠海航展2024-11-1509... 0
-
11-16 02:30...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强调,秉持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和最小干预原则,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制机制,加快完善法规... 1
-
11-15 08:20...由11条水坝组成、控制范围100平方千米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显露真容。2019年,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良渚古城遗址所代表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2024年7月4日,游客在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莫角山宫殿遗址参观。回顾历史,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撑五千多年中... 2
-
-
11-15 08:00...瑰丽的光影空间、叹为观止的AI青铜器画廊……”带观众一站式穿越仰韶、红山、良渚、二里头、殷墟、三星堆等十三大文化遗址。展览现场整个展览分为“天下万国文明星芒”“万邦辐辏古国林立”“宅兹中国王朝崛起”三大篇章。“天下万国文明星芒”篇,聚焦远古时期,阐述从原始社会向国家形态过渡的必然过程,部分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地区已经出现早... 3
-
11-15 05:10...4000多年前已能“经天纬地”文明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就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掌控。考古发现,陶寺先民已经能初步管理时间与空间。陶寺遗址“观象台”复原互动装置。在陶寺遗址中期小城内考古发现了具有系统“观象授时”功用的大型夯土建筑“观象台”,能观测到20个节令,这些节令与当地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农事、宗教节日相联系,成为目前已知最... 0
-
11-14 23:20...洗漱室不但有热水洗脚喷头,还特地加上了防滑垫。乘坐这趟列车的游客平均年龄超过60岁。退休了,时间充裕,想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改造过的旅游列车对老年人挺友好的。一位老年游客这样评价。熊猫专列成都号上的包厢与走廊。新华社记者刘坤摄熊猫专列什邡号服务人员掌握多种语言,上岗前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两名专业医护人员随车前行;伊春号... 1
-
08-25 17:00...其中不乏最早记录中国一词的何尊,宋人书、宋人刻、宋人拓的孤本《西楼苏帖》,唯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兵马俑等重磅文物。泱泱中华文化,在亘古岁月中薪火相传。专题展览版本琳琅中国当代出版精品与特色版本展里,不同版本的《新华字典》、新中国成立后人教版前4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深受海外读者欢迎的多语种《红楼梦》绘画本等,铭刻岁月印... 1
-
08-25 08:2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具有重要价值。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和”的精神,体现的是一种承认、尊重、圆融。“和”并不是一团和气,而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和... 1
-
08-25 05:10...文字的起源就可能大大提前,可以证实的中华文明起源也会大大提前。中华远古的表意符号没有明确的音义,不符合现代文字定义,但它们不受时空限制而反复出现,肯定具有表意作用,应该与文字起源和文明起源相关。殷墟甲骨文之前的表意符号有很多,它们是中华文明早期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华文明诞生发展的见证者,应该成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有机组... 7
-
-
08-25 04:40...这种对和谐的追求至今仍沉淀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具有重要价值。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和的精神,体现的是一种承认、尊重、圆融。和并不是一团和气,而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和的... 2
-
08-25 04:00...不符合现代文字定义,但它们不受时空限制而反复出现,肯定具有表意作用,应该与文字起源和文明起源相关。殷墟甲骨文之前的“表意符号”有很多,它们是中华文明早期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华文明诞生发展的见证者,应该成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远古表意符号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带来第一缕曙光。这种表意符号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多年的... 1
-
08-25 01:30...刘向、刘歆父子《别录》《七略》和班固《汉书·艺文志》,其下又见于《七录》《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永乐大典》《明史·艺文志》《四库全书》等文献目录学著作和大型文献汇编之中,可谓代代相传。同时,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像石渠阁会议、白虎观会议等学术活动的影响力,像《五经正义》《十三... 3
-
08-25 00:20...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的正确的现代化道路,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决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它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历史渊源、文明底蕴,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是赓续古老文明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的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 1
-
-
-
本页Url:
-
2024-11-19-14:53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