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8 04:20...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对于锚定建设农业强区目标,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 0
-
02-08 02:30...(建设中的养虾大棚。摄影:郭又嘉)2月5日,在顺浩农业养殖基地,放眼望去,一个个温棚正在紧张建设当中,工人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在对智能化设备进行安装测试。“目前新建了两个保温大棚,利用创新优化后的养殖技术,可以将虾苗的成活率提升至50%以上,还可以提前两个月抢早上市。”据顺浩农业总经理陈先洪介绍,大棚将在一月底全面建... 0
-
02-07 20:20...图为参会嘉宾合影。中新社记者骆云飞摄全球热带地区占据约530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覆盖了大约140个国家和地区,支撑着35亿人口的生计。作为热区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热带农业不仅对当地经济至关重要,也是确保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应的关键环节。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治礼在会上表示,中国政府近年来积极支持新时代热带作物产业... 0
-
02-07 20:00...北京地区农险经营综合考评指标体系主要结合北京市农业发展实际,包括经营条件、考核评分两大类别,涵盖农险业务经营条件、合规管理、内控管理、经营服务能力、业务创新五个指标维度,41个具体指标。其中,经营条件类指标主要评价保险公司农险业务经营条件的持续具备情况,考评结果分为通过、不通过两种情形;考核评分类指标主要评价保险公司农... 0
-
02-07 19:30...其余也都针对性落实了精准帮扶措施,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提高产业就业帮扶质效,培育了一批特色主导产业,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超过3300万人。——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种业振兴行动“三年打基础”任务顺利完成,全面摸清了种质资源的家底。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预计超过75%。超额完成年度新建和改造提... 0
-
02-07 19:10...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前两季粮食丰收,殊为不易。今年以来,黄淮海地区遭遇了多年不遇的“烂场雨”,北方入夏以后多地出现破纪录高温,洪涝、冰雹等灾害点多面广,农业气象灾害呈现多点散发、多灾并发的特征。面对重重困难,经过各方努力,今年夏粮产量居历史第二高位,早稻产量略增。夺取秋粮丰收,意义重大。9月底,全国... 0
-
-
02-07 19:10...引导人口流失县转型发展。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每个县办好1所公办高中,组建县域养老服务联合体,50所县级医疗机构达到三级服务水平。尊重历史文脉,加强风貌设计塑造,建设富有特色的现代化县城。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促进更多农业转移人口到县城就业安家。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山西将一体推动兴业、强... 0
-
02-07 18:50...在需求拉动、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尿素、钾肥、磷肥等农资价格快速上涨。从需求看,受粮价上涨的影响,农民种植意向增强,购买农资积极性较高。从生产成本看,受国际传导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煤炭、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推动农资生产成本上升。虽然有关部门投放储备化肥以后,主流化肥品种价格出现回落,但尿素价格仍然居高不下。粮价... 0
-
02-07 18:50...大豆试验品种亩产突破250公斤,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单产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22年小麦单产390.4公斤,玉米单产429.1公斤,稻谷单产472公斤,大豆单产132公斤。从各地高产攻关试验示范田高产经验来看,试验示范田是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制有机结合的典范,这是实现高产的重要原因。在环境资源的约束下,各地通... 0
-
02-07 18:40...提高粮食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带动县域经济壮大和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化发展。产粮大县服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资源要素更多用来发展粮食生产,相较而言,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工业经济不强,城镇化滞后,县级财政收入受限,农民增收困难,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大。我国虽对产粮大县实施奖... 0
-
02-07 18:40...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储备充足,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坚实支撑。然而,粮食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玉米、大豆等饲料原料产需缺口扩大,进口量持续增加,价格处于历史高位。适度进口饲料原料,能够有效填补国内粮食产需缺口,但粮食进口容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经贸摩擦、冲突等诸多因素影响,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较多。面... 0
-
02-07 18:40...也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种质资源作为“农业芯片”,不仅是农业产业链的源头和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的物质基础,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战略性资源。作为农业强国的科技创新源头,种质资源事关粮食安全。种业振兴的目标是以种业科技自立自... 0
-
-
02-07 18:40...3万亿斤以上,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然而,我国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潜在隐患。俄乌冲突加剧全球粮食危机,再次提醒我们提高粮食自我保障能力的重要性。我国加强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应对全球粮食危机挑战,让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粮食市场大蛋糕的同时,更好地提高粮食自我保障能力... 0
-
02-07 18:40...保护农民利益,增强粮食“产供储加销”协同保障能力,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为城镇化提供坚实支撑。城镇化的过程,是农业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是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干净整洁,生活水平高,上班、就学、看病方便... 0
-
02-07 18:40...极端天气给粮食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不过近年来我国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抵御极端灾害天气的能力不断增强。夏粮生产克服“烂场雨”的影响,产量略减,仍居历史第二高位;早稻生产克服连续阴雨天气、高温干旱天气的轮番“蹂躏”,有望获得丰产丰收。秋粮在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遭遇极端高温、暴雨洪涝灾害侵袭,再加上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可... 0
-
02-07 18:40...这再次为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粮食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地应从城乡融合发展角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展粮食产业提质增效空间,不断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源源不断向城市流动,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民种粮面临诸多困境。一方... 0
-
02-07 18:40...我国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粮食生产一直抓得很紧。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粮食安全底气足,去年经受住了疫情大考,粮食产得出、供得上、卖得好。但也应清醒认识到,随着人口增长以及消费需求升级,我国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国际粮食贸易形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因此,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决不能掉以轻心,要尽可能多生产... 0
-
02-07 18:40...今年国内粮价基本上处于高位运行态势,在夏粮收购期间,小麦和早籼稻价格持续维持高位,主产区没有启动小麦和早籼稻托市收购。然而,进入秋粮收购旺季后,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主粮价格走势出现分化,小麦、玉米价格在高位震荡,中晚稻由于大量集中上市,价格有所下降。为了切实保护种粮农民收益,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等水稻主产区陆续启动... 0
-
-
02-07 18:40...薪酬和收入下降,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恶化。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世界有7.2亿至8.11亿人口面临饥饿,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1.61亿。面对这场史无前例的严峻考验,现有的全球粮食体系难以合理有效运转,难以满足全球人口以及地球环境的需求。因此,推进粮食体系转型势在必行。从就业、生计和对环境的影响来看... 0
-
02-07 18:40...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然而,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仍然存在,农业现代化仍是突出“短板”,农业基础还不稳固,粮食结构性短缺问题凸显。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形势,国际市场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产能更具特殊重要意义。“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 0
-
02-07 18:40...水稻、小麦和玉米是中国人饭碗里的三大主粮,必须确保谷物基本安全、口粮绝对自给。2007年我国开始实施农业保险政策以来,三大主粮保险品种不断丰富,现在直接物化成本保险、农业大灾保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几类保险并存,从“保成本”逐渐向“保收入”迈进。直接物化成本保险是一项面向全国农户的低保障、广覆盖的基本农业保险,... 0
-
02-07 18:40...近期中央财政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200亿元农资补贴,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稳定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粮食生产实现连年丰收,粮食产量连续七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目标,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 0
-
-
-
本页Url:
-
2025-02-08-11:3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