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2 17:40...文保工作者又会如何治疗?10月20日,千年石窟匠心传承网上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莫高窟,了解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数字化利用情况。敦煌研究院文化保护技术服务中心壁画修复师付有旭介绍,壁画修复包括对壁画前期和现状进行调查、准备修复材料和方案、选择最佳工艺并具体实施等环节,从业36年的他主要负责一线实施。付有旭说,对敦煌壁画... 0
-
11-12 15:50...领略中国石窟的价值和魅力。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王佳卉/文受访者供图炳灵寺石窟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的石窟寺之一,开窟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400年,在1600余年的风霜雨雪中,炳灵寺石窟曾经历了多次兴衰。炳灵寺石窟造像、壁画是中国早期石窟分期断代的标尺炳灵寺石窟现存窟龛216个,保存有西秦至明代的造像815尊,壁画面积约100... 4
-
11-11 16:50...可以看到身着奇装异服的外国王子群像(莫高窟85窟),可以看到来自西域的乐器表演队(莫高窟220窟),可以看到助林梁夫妇寻见佛光寺的五台山图(莫高窟61窟)……还有那些跳着胡旋舞的伎乐、反弹琵琶的飞天、自由穿梭于山林间的九色鹿王,都在天国的世界里呈现出人间的烟火气息。它们是对佛教文化与艺术最佳的注解,更凝固了河西走廊一千... 0
-
11-10 09:20...成功打造甘肃省唯一国家级非遗数字化保护试点工程项目平台。坚持守正创新,更大力度传承弘扬敦煌文化今年以来,《乐动敦煌》《敦煌盛典》《又见敦煌》《千手千眼》四台经典剧目同步上演,从多个维度生动诠释了敦煌的深厚历史底蕴和璀璨文化,为游客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敦煌文化视觉盛宴。截至目前,四台演艺剧目演出超2000场次,观看游客... 3
-
11-03 21:30...“数字化,最通俗的解释是拍照片”,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说,通过高精度摄影录像,为洞窟、壁画、彩塑等生成数字图像,可以实现文物数据信息的永久保存。“咔嚓!”走进第341窟,一台第四代壁画高保真自动拍摄设备,正在轨道上逐行采集壁画图像。“影像采集时,必须采用恒温冷光源。”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副所长丁小... 3
-
11-03 21:30...“游客参观洞窟会引起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数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当超过安全值时,及时发出提醒,让洞窟得以‘休息’。”敦煌研究院石窟监测中心副主任张正模说,每个开放的洞窟中都装有监测设备,相当于给洞窟做实时“体检”。如今,敦煌研究院利用环境监测设备,以分钟为单位获取洞窟内外的环境状况。“运用物... 3
-
-
11-03 07:50...更是一部中华民族谋求繁荣兴盛的历史。肃立在敦煌研究院常书鸿塑像前,樊锦诗深有感慨。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便加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光阴荏苒,作为敦煌的女儿,她在敦煌已经工作了61年。没有强大的国力,便没有如今敦煌莫高窟的风采。从当年的举步维艰到今天的蓬勃发展,莫高窟走出甘肃,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传播中华优秀... 1
-
10-31 20:40...甘肃省委网信办、省文物局主办,中国甘肃网、快手甘肃承办的“千年石窟匠心传承”网上主题活动盛大启动。历时8天的采访活动中,来自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黄河新闻网、顶端新闻客户端、新甘肃客户端、视听甘肃、中国甘肃网等中央、省、市级网络媒体记者,新浪微博、快手、凤凰网等商业平台编辑,以及网络名人等,由东至西,深入甘肃石窟群,... 1
-
10-31 20:10...中国甘肃网、快手甘肃承办的“千年石窟匠心传承”网上主题活动盛大启动。历时8天的采访活动中,来自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黄河新闻网、顶端新闻客户端、新甘肃客户端、视听甘肃、中国甘肃网等中央、省、市级网络媒体记者,新浪微博、快手、凤凰网等商业平台编辑,以及网络名人等,由东至西,深入甘肃石窟群,探访“千年石窟匠心传承”的密码... 10
-
10-31 11:40...其中东崖32窟、西崖11窟,保存彩塑270余身,保存壁画5200余平方米,多为唐代至元代800年间的作品,约占莫高窟壁画总面积的九分之一,是仅次于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宝库。1961年3月,榆林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缺乏文献史料记载,榆林窟具体的开创年代已无从考证。游客在榆林窟参观(央广网记者李红军... 1
-
10-17 05:00...更是位列中国石窟的金字塔尖。看中国石窟,品华夏文明。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让人们在石窟艺术中体会文化力量,不断筑牢文化自信根基,千年石窟匠心传承网上主题活动将在陇原大地上开展。保护传承兴中有数在推动石窟艺术活起来火起来的过程,总有一些文化保护传承的人与事值得我们去挖掘... 0
-
10-15 16:20...由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主办的“创新与发展:敦煌学研究的新使命”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小刚分享了近年来该院在莫高窟及其周边开展的考古工作。莫高窟南区窟顶的天王堂,是古代敦煌城往返莫高窟的必经之地,也是莫高窟的入口所在地。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天王堂是一座孤零零的佛塔式建筑。2021年起,为配合... 1
-
-
10-13 14:10...在石窟保护、学术研究和弘扬传承等方面取得众多成果。构建科学保护体系,更好保护历史、传承文明。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莫高窟留存着千年的文明,只有保护好、修复好,才能维护历史真实性、文化延续性。莫高窟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面临多种病害的侵蚀。为留住敦煌的“风采神韵”... 9
-
10-13 11:10...“游客参观洞窟会引起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数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当超过安全值时,及时发出提醒,让洞窟得以‘休息’。”敦煌研究院石窟监测中心副主任张正模说,每个开放的洞窟中都装有监测设备,相当于给洞窟做实时“体检”。如今,敦煌研究院利用环境监测设备,以分钟为单位获取洞窟内外的环境状况。“运用物... 1
-
10-12 20:50...同时在合适的战斗场景中甚至有可以上探T0强度的水准,因此莫高窟的3致知相对是要比七弦琴更有价值一些的。其实能够支撑莫高窟220不俗综合强度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高练度下的输出预期外,还有四大能力其实也非常关键,其中第一个便是出色的击退能力,这个击退能力有几大作用:限制对方的走位击退被阻挡时可以会触发“眩晕”(boss和部分... 2
-
10-12 18:40...同时在队伍配置方面虽然有绑定鸟音的增伤辅助或利簋的再动辅助等需求,不过在多支队伍的玩法中这几点可以适当调配,毕竟愿望杯不是那种缺了谁就玩不了的主C。所以这样一位集超高输出+不俗泛用性+较低使用门槛+不太吃体系队友等特质于一身的愿望杯,登临T0强度也是毫无疑问的,不过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思考一下,在保留愿望杯当前所有机制的前... 0
-
10-10 12:20...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青年代表跨越山海和时差来到中国甘肃敦煌,在4天时间里,重返丝绸之路、沐浴千年文明,探寻中国文化、思索交流对话。鸣沙山北麓,群峰环绕中,月牙泉如一弯新月落在黄沙之中。千百年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堪称奇观。月牙泉边,一棵古老的胡杨树吸引了秘鲁青年若昂·阿尔法罗·索里亚诺的注意。“在恶劣的环境里,这棵... 0
-
10-09 18:10...敦煌艺术展是两国民间友好交流的重要内容,具有特殊意义。20世纪80年代初到21世纪初的20多年间,敦煌文物展览不仅数十次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相关国家举办,而且还是祖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文化交流的紧密纽带。2共建一带一路,敦煌文物展览与时俱进。进入新时代,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与增益下,敦煌石窟及壁画、塑像等传统意义上的不可移动文... 0
-
-
10-08 20:10...结合腾讯游戏科技等前沿技术能力,综合应用三维建模技术、游戏引擎的物理渲染和全局动态光照、VR虚拟现实场景等前沿游戏技术,1:1高精度立体还原第285洞窟,实现上亿面的高保真数字模型和超高分辨率的表面色彩,为大众带来敦煌壁画线上知识讲解互动及线下VR深度体验。游客可零距离观赏壁画、360度自由探索洞窟细节,还可以“上升”... 1
-
10-07 20:10...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等学科,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中国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藏经洞的发现形成了一门国际显学——“敦煌学”。展览现场还原了“裂缝中的惊世发现”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样貌。(张玲摄)“裂缝中的惊世发现”场景还原。(王婉冰摄)展览现... 0
-
08-13 18:30...成为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迄今为止,国际上同时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全部六项标准的遗产地只有三处,莫高窟是其中之一。独树一帜的敦煌文化让习近平总书记感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敦煌我一直是向往的”——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甘肃的全国人大代表热情邀请习近平总书记到敦煌看看,总书记这样回应。在致首届丝绸之路(敦煌)... 1
-
08-11 09:40...也是敦煌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经过敦煌研究工作者数十年不懈努力,敦煌文物保护从基础学术研究、洞窟本体保护、石窟环境综合治理、数字化敦煌等诸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使敦煌这一世界文化瑰宝璀璨绽放。莫高窟外景。(敦煌研究院供图)莫高窟,这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现存洞窟735个,其中保存完好、存有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 2
-
-
-
本页Url:
-
2024-11-16-18:02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