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19 06:40...也是万种植物基因组计划(10KP)的合作项目。该项目由109名非洲科学家(其中87人在非洲工作)和22个非洲组织共同开展,计划对当地105000个特有物种,包括植物、动物、真菌、原生生物和其他真核生物等基因组进行测序。作为非洲生物基因组项目的设备供应商,华大智造为来自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多样性和农业领域的非洲研究... 0
-
01-02 02:20...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维纳和苏联物理学家涅曼首次提出“遗传记忆”概念,但受限于当时DNA测序与合成技术,只是一个初步构想。1988年,哈佛大学教授戴维斯第一次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包含18个核苷酸的DNA片段,并且将其转移至大肠杆菌中,这标志着DNA存储的首次实验实现。受戴维斯启发,全球其他科学研究团队也开始了基于DNA分子的... 1
-
12-20 21:10...”福建农林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邵光明指着长仅0.7厘米的芯片介绍,每个芯片都有一个编码,相当于花鲈的专属“身份证”,它也将成为技术人员选拔、定位花鲈基因“优等生”的有效凭证。技术人员剪下尾鳍部分组织用于基因测序。夏岩缘摄在实验现场,工作人员还小心翼翼地剪下花鲈尾鳍上的部分组织放入试管,以便后期对每条鱼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并... 2
-
12-19 18:40...将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传播到空气中,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有可能被感染。二、微生物检验:捕捉隐形杀手的利器面对如此狡猾的敌人,微生物检验成为了我们捕捉隐形杀手的利器。微生物检验,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计数,从而了解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特性。在结核病防控中,微生物检验主要发挥了... 1
-
12-17 03:40...对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中选价格为每人份370—500元,加上医疗机构根据检测结果出具诊断报告费用,预计本次集采结果落地后,全省医疗机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项目收费将降至每人份600元左右,与集采前比,降幅近50%,群众孕检费用负担将有效减轻。检测服务首次纳入集采范围,集采模式实现创新以往耗材集采只针对具体耗材产品开展,由... 0
-
12-08 07:30...报道了该团队在解析小鼠参考基因组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这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看清小鼠基因组DNA全貌。如果我们想获得一个生命体的所有遗传信息,就需要知晓全部基因组DNA的情况。迄今,基因组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目标,正是获得完整的、精确的基因组序列,这对于我们理解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副院长... 2
-
-
12-08 06:50...在新区引领创建产、学、研、医、检等多要素创新协同的生态体系,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入驻,助力打造基因产业集群。陈润生表示,基因测序技术对人类掌握自身遗传密码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广大研究人员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对技术理解的不断加深,研究人员发现基因测序技术正引导着人类生命科学研究进入了大数据时代... 1
-
11-27 06:00...五湖四海的创业者带着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来到了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最终胜出者将会获得创投资金、科研资源等支持。创业者雷嘉宾就是一颗这样的“种子”。几年前来到这里的时候,他的团队只有三个人,除了手握科研成果外一无所有。让他没想到的是,园区不仅给他们减免了工位租金,免费提供会议室、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还帮他们对接投资机构,引进... 3
-
11-23 08:00...据了解,为开展双峰驼遗传多样性研究,挖掘和定位与产乳相关的功能基因,创新和利用我国优良种质,从根本上解决双峰驼整体生产性能较低的问题,从2020年3月开始,上海交通大学、阿拉善盟畜牧研究所依托《动物检测生物芯片的创制和应用》《双峰驼产乳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及应用研究》《内蒙古戈壁红驼产业基本问题研究》等项目开始研发芯片,... 2
-
11-16 07:50...相关研究成果于11月4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遗传学》上。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周永锋介绍,葡萄是多年生作物,种下一粒葡萄种子,从萌发到结出果实,大概需要3年。而想要培育出好的葡萄品种,需要更久。目前,育种界主要选择的方法仍是杂交育种,这种方法往往需要经过数十年的筛选,工作量极大,且由于葡萄基因组高度... 2
-
11-14 04:20...预示着其在诊断由脑膜炎和脑炎等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感染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并有望加速对新兴病毒性大流行病原体的识别。mNGS的工作原理是对样本中所有的核酸,即RNA和DNA进行全面分析,而非针对单一病原体进行检测。这种方法通过一次性的全面筛查替代了传统的多次检测流程,使医生在面对感染性疾病时能够更迅速地作出准确诊断和治疗决... 1
-
11-08 08:10...推动“临门一脚”关键技术及创新产品转化应用。2023年度川渝生物医药领域“揭榜挂帅”项目中,来自成都的项目有13个,重庆的项目有3个。其中,精准诊断领域4项,包括单分子测序技术、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微流控芯片关键技术、宫颈液基细胞智能分析系统;精准治疗领域6项,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药物筛选算法和软件、先导化合物筛选关键技术... 5
-
-
11-07 04:40...相关研究结果已在《自然·通讯》期刊在线发表。团队通过对家养牦牛所有品种的采样、多次到青藏高原无人区进行野外科学考察,对自然死亡野牦牛进行了材料收集,也对分布于青藏高原之外的欧洲野牛和美洲野牛进行了材料收集。团队对以上收集的所有材料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和重测序等,并通过构建牛属物种图-泛基因组,结合群体数据,获得了牛属物种的... 1
-
10-31 20:20...从而使人们能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明确病因或预知身体患某种疾病的风险。“DNA是由4种不同的碱基——‘A、T、C、G’根据不同的序列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如同‘0、1’作为信息的基本单元一样,‘A、T、C、G’作为生命的‘密码’,为人类认识生命打开了一扇大门。”华大智造产品市场中心总监汪婧婧给出了形象的解释。第一代DNA测序... 1
-
10-31 03:20...与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秦书尧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理事长孙宝国,著名白酒专家、教授级高工栗永清,著名白酒专家、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专委会副理事长胡义明,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荣清等知名专家展开热烈讨论,从更多角度解读水井坊一号菌群的独特性,明晰了一号菌群与水井坊品质及独特风味之间的链接路径。其一... 3
-
10-27 15:00...发现具有表观遗传调控功能的去乙酰化酶SIRT2是调控心脏衰老的关键蛋白。“高通量测序技术让我们可以更系统、更高效地分析和比对衰老心脏和年轻心脏中的基因、蛋白等分子的含量差异,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心脏衰老的变化,捕获到衰老心脏中的关键生物学事件以及鉴定出其中关键的基因、蛋白等。”张维绮介绍。利用蛋白组测序技术,团队将鉴定出来... 5
-
10-22 22:20...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一些遗址出现了水稻与粟黍混合型的农业模式。然而,这些混合农业人群源自哪里?与当地现今藏缅人群有何关系?这些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焦点。图为碳化稻。(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古DNA成为突破点。基于此,在国家相关项目资助下,四川大学、厦门大学、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联合组成科研团队,通... 3
-
10-22 04:50...创世界已报道的油菜含油量最高纪录,为重大新品种培育和种业稳固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保障。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油料专业研究机构,油料所提出油菜超高密超高产理论和技术,有望突破油菜单产瓶颈;创制了油菜多性状快速聚合育种技术体系,育种效率显著提升,高含油量育种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全球主导完成甘蓝、甘蓝型油菜、芝麻等作物... 2
-
-
10-20 05:30...43万份,居世界第一。同时,发掘出一大批具有高产、高油、抗病、抗逆等多种优良性状、满足不同育种需求的优异种质资源,创制出了一批突破性育种材料,为油料作物重大新品种培育和种业稳固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保障。据介绍,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油料专业研究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近年来提出油菜超高密超高产理论和技术... 4
-
10-01 23:00...原发性的癌症克隆并没有被手术彻底清除掉。对于这类患者来说,还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案加以进一步处理。而此次鉴定的和复发相关的基因组事件,也可作为相关治疗方案的参考靶点。同时,也能为研究乳腺癌复发提供目标和思路。另外,同样的思路也可用来研究其他癌症的原发、复发和转移等。(来源:Cell)分析10位病人的20个匹配样本DCIS... 5
-
09-12 20:10...成都中建材将携全球大面积碲化镉发电玻璃技术亮相。这种“神奇”的发电玻璃已经应用于机场、厂房、酒店等建筑,并为成都大运会场馆提供了清洁电能。来自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的8K摄像机分辨率是人眼识别的4.3倍,如今这项“超级视力”与5G、AI、V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已应用于工业检测、安全监测、自然灾害防控等领域。华西医疗... 3
-
09-01 19:40...人类首次成功完成对人体染色体完整基因序列的测定。科学家使用“短读长”测序技术来做到这一点,将DNA切成大约一百个碱基的小片段,然后像拼拼图一样重新组装它们。2022年,最新版人类参考基因组(T2T-CHM13)问世。该基因组包含22条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的无间隙序列,共有30.55亿对碱基,比之前的人类参考基因组(GRC... 6
-
-
-
本页Url:
-
2025-02-02-17:21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