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9 16:50...各自闭合,是商王陵的隍壕……”这些年殷墟考古不断取得新突破。传统的小屯宫殿宗庙区新发现大型池苑、水道及与之相关的建筑遗迹,池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通过水道与洹河联通,改变了以往对殷墟宫殿宗庙区整体格局的认识。殷墟内部的道路系统不断被揭示。殷墟宫殿宗庙区南约1公里处,发现2条直通宫殿区的南北向道路,洹河北岸发掘出宽达15... 0
-
10-16 11:00...南部的1号高台是整个战国都城中规模最大的夯土台基,无疑属主体建筑,可谓邯郸城的“金銮殿”。东城内西部的7、6号夯土高台与8、7号地下夯土基址亦连成一线,构成一条纵向中轴线。作者:徐团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东周都城布局规划研究”负责人、曲阜师范大学儒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王城西城与东城内的这两条南北向中轴线... 1
-
10-15 16:20...由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主办的“创新与发展:敦煌学研究的新使命”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小刚分享了近年来该院在莫高窟及其周边开展的考古工作。莫高窟南区窟顶的天王堂,是古代敦煌城往返莫高窟的必经之地,也是莫高窟的入口所在地。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天王堂是一座孤零零的佛塔式建筑。2021年起,为配合... 1
-
09-24 12:00...新华社发(金良摄)21日至22日,由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主办的“创新与发展:敦煌学研究的新使命”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敦煌市举行。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小刚分享了近年来该院在莫高窟及其周边开展的考古工作。莫高窟南区窟顶的天王堂,是古代敦煌城往返莫高窟的必经之地,也是莫高窟的入口所在地。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天王堂是一座孤零零... 2
-
09-23 10:20...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带进行了考古清理和发掘。考古发现,这里除天王堂外还有数座佛塔和佛堂基址,出土了塑像、壁画残块、木构件等遗物。考古工作者初步判断,这是一处相互之间有密切联系的宗教建筑群。这是2022年4月18日拍摄的莫高窟窟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陈斌摄张小刚介绍,20世纪60年代起,莫高窟开始了多次窟前殿堂遗址发掘... 3
-
09-17 19:30...规划有序,将南部区域分为相对完整的5个区块,呈现出与二里头遗址相似的“多网格”布局。大型夯土建筑集中分布区面积约4.8万平方米。1号夯土基址位于一处近长方形黄色夯土台基中部,整体为一处坐北朝南、四周有廊、前有庭院的大型建筑,柱网结构。主体建筑南北进深12米、东西宽31米,面积372平方米;南侧有2处门道,宽1.5米,门... 1
-
-
09-05 05:40...长沙市天心区火宫殿周边零星地块棚改项目(Z08-K23)进行正常的文勘工作,即土地开发前的文物与历史遗迹勘查。据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馆员何佳介绍,经过前期的考古调查及考古勘探,这一部分区域地下有不少古代的建筑基址分布。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这处工地发现了唐宋时期的文化层堆积,以及宋元时期的古代建筑基址。湖南... 1
-
08-20 03:50...最深处距原地表5-6米,清理有大型建筑基址、水井、灰坑等重要遗迹40余处。据了解,遗址中的战国和汉代大型建筑基址,均采用地下木构基础与地上台基相结合的建筑方式,“这体现了湿地环境下越国传统杆栏式建筑与中原台基式建筑文明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古代建筑考古的重大发现。”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龙彬说。汉代墨书木刺(央广网见习... 0
-
08-10 23:50...最深处距原地表5-6米,清理有大型建筑基址、水井、灰坑等重要遗迹40余处。据了解,遗址中的战国和汉代大型建筑基址,均采用地下木构基础与地上台基相结合的建筑方式,“这体现了湿地环境下越国传统杆栏式建筑与中原台基式建筑文明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古代建筑考古的重大发现。”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龙彬说。汉代墨书木刺(央广网见习... 0
-
08-10 23:00...最深处距原地表5-6米,清理有大型建筑基址、水井、灰坑等重要遗迹40余处。据了解,遗址中的战国和汉代大型建筑基址,均采用地下木构基础与地上台基相结合的建筑方式,“这体现了湿地环境下越国传统杆栏式建筑与中原台基式建筑文明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古代建筑考古的重大发现。”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龙彬说。汉代墨书木刺(央广网见习... 1
-
08-09 15:10...四周建有高大的城墙。虽然城墙部分区段在历史上已经遭到破坏,但考古学家根据对现存城墙的勘探,仍复原出城址的基本格局:三星堆古城城址面积约3.6平方公里,呈西北—东南向。该朝向与之前发现的青关山宫殿,以及2022年至2024年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高等级建筑基址和玉石器作坊基本保持一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副... 0
-
07-29 05:30...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2000多年前,齐宣王在位时,在稷下学宫广招天下名士,一时间,此地学派林立、名师荟萃、著述丰富、辩驳争鸣,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稷下学宫作为与西方雅典学园并称的学术平台,左右了一个民族对于文明光亮的领受程度,不容置疑地成为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 1
-
-
07-25 02:20...面积约12平方公里,遗址的核心区域是一座古城,四周建有高大的城墙。虽然城墙部分区段在历史上已经遭到破坏,但考古学家根据对现存城墙的勘探,仍复原出城址的基本格局:三星堆古城城址面积约3.6平方公里,呈西北-东南向。该朝向与之前发现的青关山宫殿,以及2022年至2024年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高等级建筑基址和玉石器作坊基本保... 0
-
07-24 18:50...记者注意到,本次发布的稽中遗址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是一处战国两汉时期高等级建筑遗址。出土“会稽”“山阴”等墨书文字,首次在绍兴古城内确认越国建筑的存在,为探寻越国都城提供重要线索;发现两汉高等级官署建筑,是两汉郡县考古的重要发现。越国原始瓷杯国家文物局供图六朝时期砖砌水井国家文物局供图本次发掘是为配合当地城市建设,... 0
-
07-13 16:20...由门道、隔墙及两侧墩台构成,通阔约60米、进深约19.3米。△景龙门周边重要节点示意图相关考古负责人在会上介绍,景龙门遗址是目前考古发现北宋时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都城城门遗址,对该城门遗址进行形制复原,宋徽宗的《瑞鹤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萧照的《中兴瑞应图》等都有重要参考价值。△宋徽宗《瑞鹤图》(局部)△张择... 1
-
07-13 12:20...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建材史提供宝贵资料。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钱国祥欣喜地表示,该遗址内木构建筑遗迹规模之大、等级之高且保存之完整,国内罕见,令人震撼。稽中遗址位于绍兴市越城区投醪河畔,相传为越王勾践箪醪劳师之地。2023年9月26日,绍兴市文物局接群众报告,稽山中学施工中发现大木头。绍兴市文物考古... 0
-
07-12 11:10...首次发现包含墨书会稽、山阴地名的汉代木刺实物,以及汉代墨书如律令礼文字陶片。稽中遗址首次在绍兴古城内确认越国建筑的存在,为探寻越国都城提供重要线索。发现两汉高等级官署建筑,出土墨书会稽山阴等墨书文字,是两汉郡县考古的重要发现。二、江苏省盐城市盐业考古十四五以来,围绕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江苏盐业考古课题,江苏省文物考古研... 1
-
06-11 10:10...对琅琊台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经考古发掘证实,位于琅琊台遗址中心,坐落在海拔高度183米山顶的“大台”主体是一座秦汉时期高台建筑基址,发现台下房间、排水设施等重要遗迹,佐以早先发现的秦代刻石,基本可推定其为秦始皇所筑之琅琊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基址遗存:“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广五里。”通... 5
-
-
05-30 09:20...发现台下房间、排水设施等重要遗迹,佐以早先发现的秦代刻石,基本可推定其为秦始皇所筑之琅琊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基址遗存:“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广五里。”通过复原测量,最上层台基东西长约61米、南北宽约39米。通过持续考古发掘,台基西侧基本被全面揭露,壁面可观察到厚度8厘米左右、均匀的夯层,土... 3
-
05-08 21:50...此处遗址自2013-2023年共发掘近8500平方米,2020年度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通过遗址的发掘和城墙的解剖工作。城内遗存可分早晚两期,其中,早期遗存在七世纪末八世纪初,为渤海早期遗存,晚期遗存属于金末东北地方割据政权-东夏国遗存。1号-3号建筑基址航拍磨盘村山城的城墙及部分城门为早期始建,晚期进行了增筑、改... 1
-
04-13 18:20...包括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大型墓葬、小型墓地、铸铜遗存、一般居址点等。寨沟遗址这一商代方国考古的重大发现,为研究商王朝和周围方国的关系、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形成,以及中华文明和域外其他文明的联系提供了重要资料。新华社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后刘家塔墓地出土的铜饰(资料照片)。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的寨沟遗址... 8
-
04-05 19:40...包括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大型墓葬、小型墓地、铸铜遗存、一般居址点等。寨沟遗址这一商代方国考古的重大发现,为研究商王朝和周围方国的关系、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形成,以及中华文明和域外其他文明的联系提供了重要资料。新华社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后刘家塔墓地出土的铜饰(资料照片)。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的寨沟遗址... 0
-
-
-
本页Url:
-
2024-12-04-01:08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