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7 19:50...展示好中国非遗的精湛技艺与独特魅力。2月3日,立春。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开启了新一年的四季轮回。春有信,桃赴约。在重庆酉阳的高山上,一位位笑容灿若桃花的苗族绣娘,用手中的针线传递真挚的祝福、传承古老的文化,绣出一片爱与美浇筑的“桃花源”,走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我们这边的少数民族都喜欢蓝色。小时候,... 0
-
01-29 18:00...比起糯米等制成的年糕更有嚼劲,还不粘牙。只见裘洪锋把浸泡好的晚粳米磨成米粉,放入蒸锅蒸熟,再用传统捣臼将其捣成年糕花,并通过磨具压制。将新鲜年糕切成条,准备丰富配料,有豆腐、肉丝、笋片、蛋丝及蒜叶等,这些食材在炒制过程中交织,形成了独特口感。嵊州炒年糕怎么做?作为家中的“掌勺大厨”,裘洪锋颇有心得:先起锅烧油,待油热后... 1
-
01-27 22:20...我们德胜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把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深情嘱托,拆旧房、盖新房,搭戏台、建广场,完成了水、电、路和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工程的改造建设,还有了农光互补、花田草海、农业采摘、民宿体验等景点,村容村貌实现了大变样。村里的产业越来越兴旺,培育出可持续脱贫致... 0
-
01-15 18:10...他们最终成长为身经百战的包装设计排头兵。五年来,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学生团队获得省级以上设计大赛金奖1153项、银奖790项、铜奖1424项,实战成果斐然。一批批包装设计学子从这里走出,成为包装设计行业的主力军。“在实践中形成的设计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包装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朱和平说。除了赛事实践,湖南工业大学还瞄... 7
-
12-24 01:40...这条诞生于1043年前的千年龙窑,如今依旧炉火旺盛、人潮涌动,挤满了前来研学的青年学子。厦门大学海外部留学生在太平宫窑研学。受访者供图“通过文化旅游和研学活动,游客可以亲身体验陶瓷制作的工艺,感受非遗的魅力。”李文芳表示,近年来,德化县非遗工坊开展了众多研学活动,这些大学生、中小学生走进德化,走近太平宫窑,从历史发展到... 0
-
12-21 06:20...绣出麟毛千万般。”潮绣,流行于广东潮州等地区,属于中国四大名绣中的粤绣门派。潮州古城里的绣娘们,在一针一线、经纬方寸间,织就立体精美的图案。传统技艺与时尚之美交融、破壁、出圈,传承了上千年的潮绣在光阴岁月中,焕发出炽热的生命力。五彩丝络,淡淡药香。香包,又称香囊、香缨等,是古代最为流行的佩带饰品。早在屈原的《离骚》中就... 0
-
-
12-20 21:20...我国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总数达到15个,入选总数居世界第一。【湖南十八洞村】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评选,旨在促进旅游在重视和保护乡村及其相关景观、知识体系、生态和文化多样性、本土价值观和活动以及美食方面的作用,评选标准严格、竞争激烈,评选出的乡村均是适宜居住、适合发展旅游业的典型村落。十八洞村位于湖... 2
-
12-14 01:50...脱贫攻坚经验成为十八洞村发展旅游产业的宝贵资源。云雾缭绕中的十八洞村。湖南省税务局供图“以前,人们戏称十八洞村是‘三沟两岔山旮旯,红薯洋芋苞米粑’。经过11年的发展,我们形成农家乐、种养、苗绣、劳务、山泉水等产业体系,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23年的25456元,村集体经济也从空白增长到2023... 0
-
12-11 21:30...绣出麟毛千万般。”潮绣,流行于广东潮州等地区,属于中国四大名绣中的粤绣门派。潮州古城里的绣娘们,在一针一线、经纬方寸间,织就立体精美的图案。传统技艺与时尚之美交融、破壁、出圈,传承了上千年的潮绣在光阴岁月中,焕发出炽热的生命力。五彩丝络,淡淡药香。香包,又称香囊、香缨等,是古代最为流行的佩带饰品。早在屈原的《离骚》中就... 0
-
12-11 15:50...聂鹏是土生土长的聂家庄人,“从整个聂家庄泥塑的传承人算,我是第22代,从我家族算,也已经是第6代”。他从小跟着父亲“玩泥巴”,在泥塑的“包围”中长大,但家里一度反对他把泥塑当作事业,理由也非常直接——不挣钱,“当时村里没有年轻人做这个”。但年轻人爱了就要去干。2010年,聂鹏决定全职做泥塑。他利用闲置的聂家庄小学校舍,... 1
-
12-07 02:20...从我家族算,也已经是第6代”。从小跟着父亲“玩泥巴”,在泥塑的“包围”中长大,但家里一度反对他把泥塑当作事业,理由也非常直接——不挣钱,“当时村里没有年轻人做这个”。但年轻人爱了就要去干。2010年,聂鹏决定全职做泥塑。他利用闲置的聂家庄小学校舍,成立了自己的泥塑作坊,从一开始月收入700元做起,到2021年成立昌盛泥... 4
-
11-17 06:20...不仅帮助学员用针法与线布构成精美苗绣图案,还用“绣花功夫”鼓励乡土人才发扬苗绣文化,一丝一缕传承匠心精神。此次培训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和面授相结合,通过组织各位土专家、田秀才分层次、分批次开展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多样化的课程设计不仅围绕了农业农村部主导的涉农服务平台“云上智农app”,授课内容还结合了当地... 2
-
-
11-12 09:00...带动十八洞村农民合作社创新设计出包括服饰产品、生活用品、工艺礼品等100余种以苗绣为主题的产品,推动苗绣成功走出大山、走进市场,还借力“一带一路”走出国门,向世界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十八洞村苗绣合作社直接带动就业“绣娘”200多人,人均月收入从2016年的1500元增长至2023年的近3000元。▲湖南工业大学... 1
-
11-05 08:40...在《龙凤人马纹》《凤鸟纹》中发现土家织锦新的意象造型和可贵的创新探索。这好似土家织锦在当代艺术舞台的二重唱,可喜可贺。这次展示的土家织锦作品,主要选择土家织锦的壁挂挂轴,以居家装饰收藏为主,展陈形式上还可以更加丰富多彩一些。实际上,近年来,土家织锦已经开发出织锦服饰、文化用品、茶道用品、伴手礼品等系列文创产品,在省内外... 7
-
11-19 09:00...并开展了持续的黔东南民间刺绣等纹样元素的数字化转化设计。“无字史诗”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苗族支系众多,一辈又一辈苗族人,通过绣在服装上的纹样记录着祖先迁徙传说和历史,被誉为传承了整个民族文化历史的“无字史诗”。2006年,苗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5月,马尾绣、苗族刺绣、侗族刺绣入选第一批国家传... 2
-
11-02 06:10...房屋阴暗潮湿,道路狭窄破败,基础设施严重缺乏,贫困落后笼罩着这个深山苗寨。时任村支书的石顺莲对此很愧疚,带领全村老百姓脱贫致富成了她难以割舍的心愿。习近平总书记在和村民座谈时,提出“扶贫攻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石顺莲想起自己从12岁起学习的苗绣,提出发展苗绣产业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认可。“总书记说... 4
-
11-02 03:40...润腔有鲜明特点,苗歌的衬词“嗨咿哦”以及高腔、真假声混合等唱腔极难模仿。在湘西,贵客来到苗寨里,苗家姑娘就会唱起热情洋溢的苗歌,迎接八方来客。与会领导看湘西苗绣作品。第二届湖南非遗博览会主要以“沉浸式情景非遗展演”和“非遗集市”两大板块内容开展,突出讲好湖南故事,打造非遗品牌。土家族铜铃舞展演。湘西苗绣—花垣石栏镇“让... 4
-
10-22 22:00...龙禄颖放弃在深圳国企的稳定工作,带着积蓄返回家乡,带头以手工刺绣为突破口发展苗绣产业,带领乡亲们靠刺绣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17年来,龙禄颖依托当地丰富多彩的苗绣资源,以“传承民族文化,带动妇女就业”为企业发展理念,打造的50个创意刺绣产品获得国家专利。同时,免费给当地妇女开展刺绣技能培训,带动1000余名农村妇女实现“... 4
-
-
10-03 22:00...德芙“她学院”结合当地资源和特色产业,开展了包括民宿服务、民俗文化活动及本地特产推广方面的定制化培训课程,帮助女性不用离开家乡就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发展机会。德芙“巧遇”沙龙下半场,“她学院”学员杨双芝和在座嘉宾分享了学习经历和感受据介绍,截至8月,德芙“她学院”项目培训班已成功举办10期,为学员们提供了超过1.2万个小时... 7
-
10-01 15:10...精美的贵州苗族刺绣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和精湛的技艺。贵州是中国苗族聚居、苗族文化保存最完好的省份之一,苗族刺绣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最具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的特殊艺术形式,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历史”。2006年,苗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月24日,模特在意大利米兰时... 6
-
08-20 17:50...苗绣作品多以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为图案,色彩斑斓明艳,表达了苗族同胞崇敬自然、缅怀祖先、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世界,时至今日仍在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毕节市苗族村寨化屋村考察。在扶贫车间,总书记了解了化屋村发展特色苗绣产业的情况,指出苗绣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和推动... 3
-
08-19 20:10...工坊就遭遇挫折。当时有一批外地订单,要制作手提袋上的小鸟绣片。考虑到样品只有大致轮廓,龙禄颖先让3名固定工打个样。没几天工夫,不同颜色、姿态各异的样品摆在了龙禄颖的面前。她连连赞叹绣娘手巧,没有片刻犹豫,随即分配任务。“一次要做200个,单凭固定工,加班加点也忙不完。我们只好临时挑选五六十名绣娘,让她们领料加工。”两周... 3
-
-
-
本页Url:
-
2025-02-14-18:55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